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2016.12.28
 

飛越 奮起

在不確定的年代,人們普遍抱持困惑與憂慮,文學家勉勵大家以「詩」的力量,度過不確定的時刻,重拾安定的心靈。

一首「希望」的詩作,讀來有深刻的體會:希望是披著羽毛的小東西,棲息在靈魂深處,我在最寒冷的土地、最陌生的海洋,聽到她的聲音;但是,即使在最絕望的險境,也不曾、也不曾向我乞求一丁點施捨。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d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extremity 極端

It asked a crumb of me                              crumb 少許

 

 這是一首小詩,在十九世紀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遜(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1886)所作。談到希望是披著羽毛的小小鳥兒,他雖小小的,弱不禁風,卻總是像最寒冷的、最陌生的遠方高飛,而且這隻小羽毛很拗,志氣很高,從來不貶低自己向人屈服:最重要的這隻小小鳥兒就住在自己心靈深處。

 另外,瑪雅˙安吉羅(Maya Angelou1928-2014),是從小飽受種族歧視的女孩,成長後成為一個詩人,他以不同的角度詮釋「希望」。

  流著血,帶著淚,擁抱更多的自尊與勇氣,寫下「但是,我將再起」,文字簡潔,引爆強烈的情感,當她以「我奮起」,連續三響,更是直接撞擊人心,讓人深受鼓舞。

 

但是,我將再起

你可以用言詞向我掃射,

你可以用眼神向我劈砍,

你可以用仇恨殺了我,

但是,就像空氣,我將再起。

 

帶著祖先給我的能量

我攜帶著夢想與希望

我奮起

我奮起

我奮起

 

Still I Rise

You may shoot me with your words,

You may cut me with your eyes,

You may kill me with your hatefulness,

But still, like air, I’ll rise.

Bringing the gifts that my ancestors gave,              ancestors 祖先

I am the dream and the hope of the slave,

I rise

I rise

I rise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2016.12.16


廣開言論傾聽弱勢聲音

  報載: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日前在學思達亞洲年會公開表示,大學升學制度配合107課綱實施,研擬在考招新制加入「學習歷程」,把高中三年在校成績與多元學習表現納入評量,不利於偏鄉學生,因為偏鄉學生的「學習歷程」紀錄可能會有問題,孩子恐怕沒有那麼多能耐。(國語日報社論:推動新課綱 溝通刻不容緩)

雖然有團體認為,推動學生學習歷程已經在教育部和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討論多次,陳次長還有誤解,令人錯愕不解。但是陳次長在辦法還沒有完全定案時適時提出疑慮與呼籲,應該給予讚許,因為發現問題適時修正是決策者應有的思維與勇氣,教育政策制定應思考未來台灣發展走向,城鄉差距已是國安問題,應嚴肅看待。

  君不見,學習檔案競賽或展覽,琳瑯滿目的活動與事蹟,充實多元的學習,那是需要多少資源的堆積?不是一般人都能達到的,都會區孩子,高社經家庭,孩子除了上名校,展開豐富多元的學習之外,下課時間還可以有計畫地擔任志工,參與展演,豐富多彩,從幼兒園開始,在家庭學校的支持協助下,累積一項項的優秀事蹟,一本本精美的檔案,那是美好世界的展現,也是天龍國成員所擁有的。試想,要以此資歷來評比,那不只是立足點的不平等,對於弱勢的孩子更是一項摧殘,競賽還沒鳴槍,已註定無法起跑,這是違反教育核心價值的設計,難怪有孩子抱怨,他生在偏鄉就是倒楣。

  政策應該溝通,制定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台灣的生態,如果都是從小就是人生勝利組者制定政策,他沒有辦法體會台灣雖小,但是資源落差之大,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匯集一本既有厚度又有溫度的成長學習檔案;而且每個階段的發展機緣都不同,有人能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貴人,給他啟發助他一臂之力,他的人生就會不一樣,期待的是教育工作者都能成為學的貴人,更期待參與政策制定的人能更多元,也才能廣納各方意見,制定能夠激發人心向上的政策。
 
 
 
人老未必珠黃,春殘也有花開
 
 
路上看到這篇文章,從絢爛到落難到轉換,充滿著智慧更展現堅毅,終於開創了平凡中美麗的生活,收集案內,品味欣賞更惕勵。

當女神老了,面朝黃土背朝天,養雞種菜放牛羊。
這樣的生活,曾經離伊莎貝拉·羅塞裡尼很遠。
她曾是紐約最貴的模特,為蘭蔻代言14年,是好萊塢的性感尤物。
然而,44歲那年,她卻成了一名農婦。
從出生之日起,她的名字就屬於娛樂頭條,因為她的母親是3奪奧斯卡的萬年女神,大名鼎鼎的英格麗·褒曼;
而她的父親則是摘得坎城金棕櫚獎的義大利電影大師羅伯托·羅塞裡尼。
在眾多兄弟姐妹中,伊莎貝拉是公認與母親最相像的,也是最受父母疼愛的一個孩子,從小她就是被人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19歲那年,伊莎貝拉來到了紐約,天資聰慧,通曉3國語言的她,成為了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的記者。
28歲那年,生活又一次向她拋出橄欖枝。她成為了《VOGUE》的封面模特,也成為了那時紐約時尚界,年齡最大、最貴的簽約模特。
母親那來自北歐的清秀溫婉,與父親義大利式的浪漫熱情,在她身上產生了奇妙的化學作用。
那蘊含著成熟與知性的美,讓無數人拜倒於她的才貌之下。
 
30歲那年,她成為了蘭蔻的代言人,那時而嬌媚,時而清新的面孔,成為了美麗與時尚的代名詞,上世紀80~90年代,她是時尚界最炙手可熱的女神。
被稱為“最想約會的女明星”。
 但是,44歲那年,這燦爛的一切戛然而止了。
那一年,蘭蔻和她解約了,而原因簡單卻又令她無力辯駁:
她老了,不再適合蘭蔻的品牌形象。
也就在那一年,丈夫和她離婚了。
一夜之間,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失去了愛人的溫柔呵護,失去了曾經的耀眼光環。 
那一年,女兒還在上小學,收養的小兒子還坐在嬰兒車裡。
曾經是萬眾敬仰的性感女神,如今是沒有經濟來源的單親媽媽,生活就這樣,
將伊莎貝拉從天堂重重摔向地面。
為了賺錢,為了不被人遺忘,曾經捧起艾美獎的伊莎貝拉,開始在一些美劇中客串小角色。
但無奈,好萊塢新陳代謝,娛樂圈人走茶涼,不惑之年的伊莎貝拉,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她已經老了。
曾經那些鞍前馬後的人,曾經那些山盟海誓的人,曾經那些贈與她鮮花的人,紛紛棄她而去,只是因為一個事實,她已經老了。
淚水伴著無助,悲泣伴著哀怨,她站在了崩潰的邊緣,最後還是母性將她拉了回來。
她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
抬頭望天,她的得不到希望和答案,低頭看地,她決心向大地母親求助。
她帶著孩子們,離開了曾經的紛繁喧囂,租下了一個鄉村農場。
從此這28英畝的土地,就成了伊莎貝拉的伊甸園。
身穿高級定制禮服的女神,變成了素面朝天的農婦;曾經身邊被讚美掌聲圍繞,
如今整日與雞鳴犬吠為伴。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花開花落,日月變更。
伊莎貝拉明白了,衰老便如同四季交替,是時光流逝的自然,也是生命輪回的必然。
伊莎貝拉欣然接受了自己的老去,她不再自暴自棄,她不再怨天尤人,她微笑著昂起胸膛,她要重新活一回。
 
這一次,她的生活中,不再有父母的光環,不再有女神的美譽,而是有一顆跳動著的,鮮活的青春之心。
 
她細心照顧每一株植物,給每一隻小動物起名字,到了週末假期,邀全村的小朋友來開個Party
漸漸地,伊莎貝拉開始享受自己的老去。
因為老去,她不用在鎂光燈前裝模作樣,因為老去,她不用在人群之中隨世沉浮。
因為老去,她成了一個真正的母親,因為老去,她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夜幕降臨,一家團聚,自家種的甜菜,搭配鄰居釀的果酒,穀倉裡的家常晚餐,比星級飯店的山珍海味更加可口,因為這粗茶淡飯中,有著最幸福的味道。
2015年,蘭蔻80周年慶典,曾為蘭蔻代言14年之久的伊莎貝拉,成為了特邀嘉賓。
站在一眾佳麗中, 66歲的她散發著最耀眼的光芒。
容顏老去,身材走樣,伊莎貝拉臉上綻放的笑容,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迷人光彩。
因為這笑容的背後,有幸福與艱辛,有哀怨與豁達,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靈。
人生的前20年,她因父母的光環而備受矚目,人生的前40年,她因美貌與才華而紅極一時,如今花甲之年,她卻用一顆堅強而年輕的心,再一次征服了世界。
人老未必珠黃,春殘也有花開。
容顏的老去並不可怕,心靈的老去才最為可怕。
皺紋可以吞噬曾經的嬌容,卻永遠無法吞噬心中的希望。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2016.12.08

教育人應知教育事

看到報導著實震撼

  科技部與教育部6日公布PISA 2015年各國學生表現結果,台灣「數學素養」數學表現優異、排名第4, 「科學素養」從原本第13名大幅提升至第4名,「閱讀素養」則退至第23名。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全球學生評量,目的是瞭解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自2000年起每 3年進行一次調查;台灣自2006年開始參與。PISA評量主要分為「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今年以「科學素養」為主測。

學生的歧異度擴大

  台灣學生這次在「科學素養」表現大躍進,從2012年的第13名,2015年大幅提升至第4名,頂尖學生比例也較2012年明顯增加7.1%,但學生的歧異度表現有擴大情形。台灣這次「閱讀素養」表現和2009年主測閱讀時程度一樣,國際排名都是第23名,但相較2012年的第8名則是退步;和亞洲國家相比,輸新加坡、日本、韓國和港澳地區,僅優於中國大陸而已。

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需要加強

  在性別差異部分,男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素養表現上都較女學生佳,但未達顯著差異;但閱讀素養則顯示女學生表現優於男學生,且達顯著差異。值得注意的是,閱讀成績下降,其評量向度包括25%擷取與檢索、52%統整與解釋,以及23%省思和評鑑,佘曉清認為,這顯示閱讀素養推動的深度和廣度需要加強。

數學、閱讀「高成就」比例減少、「低成就」上升

「 科學素養」臺灣學生平均分數為532分,「數學素養」平均分平均分數為542分,「閱讀素養」從2012年第8名大幅退步,落到與2009閱讀素養主測年相同為23名。2015年是台灣第四次連續參加這項國際PISA調查計畫。在2015年的PISA評量的學科領域以「科學素養」為主,「閱讀素養」與「數學素養」為輔。不同於往年PISA的評量方式,PISA 2015的評量是全面電腦化測驗,更加測了學生的線上「合作式問題解決能力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評量亦關注學生的科學認識論知識(knowledge of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PISA 2015 電腦施測,數位閱讀互動性高

 科學探究題目強調實作精神、題目與受試學生在螢幕前「互動」,題目要求學生以線上題目進行簡單實驗操作、然後歸納出問題。譬如,「跑者在炎熱又潮溼的天氣中跑步若不喝水,將會面脫水和種數風險,若在跑步過程中喝水,將有甚麼影響?」學生須理解並運用實驗假設、操縱變因、應變變因基本觀念即時手動操作、得出數據歸納結論後,再答題。

  今年PISA計畫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佘曉清指出,此類科學題型不但要求數位電子化閱讀經驗、更需學生在平時數理自然科目累積設計、操作實驗的經驗。


未來應著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耐心

  專家學者指出,「閱讀素養」下滑主因有二:第一,電腦考試學生不熟悉。除了今年首次改以非紙本、數位化測驗與臺灣學生平時考試經驗不同。第二,閱讀題數增加,文字多。今年閱讀素養題數從201244題提高一倍到88題,與2009年閱讀素養主測年題數相當,排名也與PISA 2009年同為23名,且題目文字多,未來應著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耐心,進而帶出閱讀高層次素養: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資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