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2015.07.30
 

易位感受

  有一個小和尚喜歡惡作劇,有一天他用繩子綁住魚和青蛙,看著這些小動物掙扎而高興,老和尚看了非常生氣,便趁小和尚熟睡時,在他身上綁了一個大石頭,讓他親身體驗,被束縛住的痛苦,並要他去解放那些被小石子綁住的小動物,讓小和尚學到教訓。這是電影”SpringSummerFallWinter and Spring”「春去春又來」中的一個場景,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如果被你綁著石子的動物死掉了,那麼這顆石頭就會壓在你的心頭上」。

  有些時候很多事情壓得人喘不過氣,有時候傷口劇烈疼痛,讓人無以承受,但是這些事情如非親身經歷,是很難感受的。我們中文其實有很深的哲理,中文造字更非拼音文字所能比擬,我們常常希望別人也能「感同身受」,「感」受的「感」字,是把「心」包在「咸」裡面,「咸」的意思是「大家皆同」,都有一樣的體認和感受。要怎樣感受別人身上的疼痛,最直接的是你也有疼痛的經驗。電影中老和尚讓小和尚學到寶貴的教訓,影片所呈現的是一種「易位感受」的情懷,如果自己身上一點點疼痛就受不了,我們怎能把更疼痛、更難熬的事情加諸別人身上?

  最近感覺社會好亂,有政治議題,兩黨彼此較勁攻擊;名嘴信口開河、無所不知;街頭隨機傷人…,人人自保唯恐不及,除了要防衛自身安全,還要關心周遭有無行為異常之人,以往我們期待大家要有同理心,從對方角度思考,或許,除了同理心還要更深入的去感受別人身上的疼痛,否則衝突、傷痛永遠存在。

  一年四季更迭,春天不會為誰永遠停留,但是春天產生的生命力卻是可以被傳承的,歷經春夏秋冬,循環前進,明年春天,萬物葳蕤,大地又將歷經相同節奏。

有人說權力像迷幻藥,產生一股迷人的能量,讓很多人沉溺於此,也為此所苦。其實在釋放出權柄的剎那,有人看到窗外藍天,陽光燦爛,也有人迎來的是遠方的烏雲,帶來未可預知情景與反射力道。其實,世事無常,有時要捨得,有時要易位感受,自己喜歡的,別人也會喜歡;自己不喜歡的,別人也難以接受!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2015.07.29
 

孩子擁有驚人的潛力

  我最近聽到了一個很棒的故事,我很喜歡它。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在上繪畫課。她坐在教室後方畫畫,老師說這小女孩平常非常難專注在一件事物上,但是今天她很專心。老師非常的好奇,於是老師走向小女孩問道:妳在畫什麼?小女孩說:我正在畫一幅上帝的畫像。老師又說:可是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啊。小女孩接著說:那他們馬上就會知道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問題是如何維持藝術家的性格到成年?因為我們不會越老越有創意,我們的成長背離創意,因為教育常常抹煞了我們的創意。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美國科學家瓊恩斯˙沙克有句名言,他說:如果昆蟲從地球上消失,五十年內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滅絕;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五十年內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茁壯。

藉由教育看到人類創意的豐富性,看重孩子代表的希望,我們的任務是提供全人教育,使孩子能夠面對未來。

 

Children have Extraordinary Capacities

I heard a great story recently, I love telling it.

A little girl who was in a drawing lesson. She was six, and she was at the back drawing, and the teacher said this girl hardly ever paid attention, and in this drawing lesson, she did. The teacher was fascinated. She went over to her, and she said, "What are you drawing?" And the girl said, "I'm drawing a picture of God." And the teacher said, "But nobody knows what God looks like." And the girl said, "They will, in a minute."

All children are born artists, the problem is to remain an artist as we grow up. I believe this passionately, that we don’t grow into creativity, we grow out of it. Or rather, we get educated out if it. There was a wonderful quote by Jonas Salk, who said. “If all the insects were to disappear from the earth, within 50 years all life on earth would end. If all human beings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within 50 years all forms of life would flourish.”

And the only way we’ll do it is by seeing our cre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richness they are and seeing our children for the hope that they are. And our task is to educate their whole being, so they can face this future.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2015.07.28
 

網路世代的新體驗

學習系統化的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Facebook最近公布2014年台灣、香港、日本的夏日貼文數據,台灣以超過30億則的貼文總數,與每日貼文超過3100萬則的數量,奪下三地相比的冠軍(中國時報,2015728日,時論廣場)。此訊息再次印證台灣人對臉書的喜愛與依賴,將日常生活融入臉書,感覺和科技很貼近、很炫、很時髦,但是同時被科技制約宰制日常生活步調,這是美事一樁還是潛在隱憂,值得社會大眾與教育界共同關心探討。

  其實在今年一月底臉書公司宣布將在台設立據點時就透露,台灣臉書每月活躍用戶達1500萬人、每月行動用戶達1300萬人,是臉書重度使用地區(這是另類的台灣之光)?而台灣2336萬人口中,上網人口有1869萬人,台灣80%的人不分年齡層整天與手機、平板為伍,整日滑啊滑,這樣的訊息吸收方式,有什麼問題?大家可曾深入關注?

  自從智慧型手機問世後,很多人整天機不離手滑啊滑,大量瀏覽,浮光掠影,訊息量很大,感覺好像很多聞,但是瞬間閱覽並不會使人更聰明,充其量只是見聞廣博,這麼多的即時訊息,有沒有讓人知識學識更淵博?更有智慧?從莊子這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一語道出生命的有限,而智識卻是無限;以有限追求無限,是非常疲困的,人欲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止盡知識,將會產生危險。且現今資訊龐雜無窮,信息良莠不齊,要能涉獵其中而不隨波逐流,首要條件是先得建構系統化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建構出自己安身立命的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將資訊轉換為知識。

  要如何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呢?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卻不認真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思考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學習不要貪多務得,而是要多加思索沉思反饋,這樣的讀書才能使人獲益,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因此網路訊息太龐雜,干擾日常生活步調,使原本簡單優雅的生活步調受到干擾,反而不知如何生活。

  學習系統化的知識,啟發與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並透過持續反覆地思考,循著內外之際、動靜之間的體驗與經驗逐步轉化為智慧,才能把道理真正融入生命中。子曰:溫故而知新,在面對諸多盤根錯節的世俗雜務時,從既有的知識中盤點,融入現代的思維,才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