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2015.06.13
 

 

以科學求知的精神思考挑戰權威

發現吊飾搖晃,你會研究它怎麼動嗎?

抬頭看星星時,你曾拿望遠鏡觀測嗎?

 

  學習成長是一個求知的歷程,要用科學的方法探究宇宙萬物,效法科學家的精神實事求是。幾百年前的歐洲人都相信,所有事務的真理都能從教義得到解答,所以很少主動觀察,尋找背後的原因。但是1564年出生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以研究精神,運用數學、實驗與推理尋找答案,帶動了現代科學發展。

  伽利略的父親是個頗有名氣的音樂家,原本期望伽利略長大後當個醫生,但是伽利略對醫學興趣缺缺,他喜歡實驗,希望自己能從實驗裡找答案。當時的人認為,重的東西會比輕的東西更快落地。例如,一個十磅重的物體,下墜的速度會比一磅重的物體快十倍。這個學說表面上看來,似乎很合理,但伽利略不相信,親自做實驗,他跑到比薩斜塔上,讓11磅與1磅的鐵球一起從高處落下,結果兩個鐵球幾乎同時抵達地面。顯然,物體掉落的快慢,和本身的重量並無關係。伽利略以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長久以來的錯誤觀念。

    另外,在一個晴朗的夜裏,伽利略用望遠鏡去觀察月亮。那個時候,人們認為月亮是完美無缺的,表面是完全光滑的銀白色。可是伽利略把望遠鏡的鏡頭轉向天空,觀察到月亮和地球一樣,有高山也有深谷,既不平滑,也不光潔;而太陽表面竟然有黑點,更重要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反而是繞著太陽運轉。他說出了這些大自然現象,挑戰了當時教會的教義,被監禁在家。伽利略沒有和現場的人作太多的爭辯,不過他卻堅持用「實驗科學」的態度,面對人生道路。然而科學真理愈辯愈明確,伽利略的實驗精神啟發後世無數科學家,推動科學研究不斷前進。牛頓曾說:「我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伽利略正是深深影響他的一位科學巨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