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2
弦樂團後援會 |
弦樂團後援會 |
教育是希望的工程 學習是快樂的泉源
窮人餓了,不僅僅是希望一塊麵包而已,更希望有人可以愛她。
-德雷莎修女
前天幼兒園歡慶Halloween,今天管弦樂團慶祝獲得台北市102學年度音樂比賽雙料冠軍(國小組、國中組),看到孩子的用心與成績,更看到學校的活力,彰顯藝文教育成果,為這群優秀的孩子喝采。孩子優秀、家長關懷、學校用心,在三者良性的互動、帶領孩子快樂而嚴謹的學習,孩子的進步一如預期,成果亮麗,讓大家都很開心,也呈現出學校「辦學績效」。
這一段時間,每次看到家長進出校園呵護孩子,那份關懷備至,愛心無遠弗屆,為這群孩子擁有的幸福童年,深深的祝福與慶幸,這豐腴的景象,應該就是台灣的希望。我想,最近一片亂象中,如果要問:台灣的幸福哪裡找?-應該到私立中小學找,那兒有歡樂的笑聲、有豐富的資源、有多元的學習、有豐碩的學習成果,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足堪為台灣教育的典範。
有一天,看到孩子揹著琴走出校門,媽媽隨伺在後,我問孩子揹的是甚麼琴?孩子還沒回答,媽媽笑著說:馬上就要換更大的琴了,她自己背不動所以我每天都要幫她背,所以我好辛苦。真的,好一個辛苦的媽媽,好幸福的孩子。這類型的孩子充滿了校園,匯聚成一股向上的動力,每個孩子都多元又充足的學習,音樂、體育、美術、語文、數學…樣樣精,談競爭力,各個做好了準備,競賽的哨音一響,每個人都可以往前衝,這番榮景,代表的是教育的成果!
翻開報紙,當台灣學童開心的上學時,在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小朋友,因為貧窮無法到學校讀書,學習新知識。更嚴重的是住在貧民區的孩子,更是在安全環境不佳的地方當童工,不只是超時工作,也只能領取微薄的薪資。看到國際報導,再回過頭來看台灣的教育場景,城鄉差距嚴重,學習雙峰,弱勢家庭孩子資源不足,學習力嚴重落後,這一切讓行政官員束手無策,其實教育很簡單,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期待、一樣指導、同樣要求,孩子就會自己去放大;但是,目前檯面上有太多說一套、做一套的作法,孩子何時學英語?每週多少時間?存在太多行政作為之下的差距,訂定制度者,大多數的孩子享受充足的資源,校內、校外,因而感受不到偏鄉孩子學習的飢渴,當然弱勢家庭、社經地位都是社會問題,但是這問題一路走來日漸嚴重。早期,小學上課是全日制,現在要孩子減少在校時間,早一點回家,問題是偏鄉孩子回家做甚麼?誰來關懷?學習時數的不足,師長資源的壓縮,孩子學習只能一路落後,到國中、高中,只能放棄學習。這些在都會區、在高社經家庭是不會出現的,也是政府單位看不到的,是值得重視的。
有人關懷的孩子,才是幸福快樂的人,從小關懷他們,讓弱勢的孩子也能好好的學習,是提升競爭力很重要的一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