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2015.10.02
 

敘說明日故事

  以前在教育局上班的時候,局長夫人也是教師,為人和藹可親,毫無架子,也無話不說。有一次在餐敘時她說:她不吃牛肉,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孩子小時候有一些狀況,因此她許下心願說:讓孩子能夠順利成長,她就不吃牛肉。孩子慢慢地順利成長,她就再也不吃牛肉。因為她認為上天與神明聽到了她的祈求許願,讓她的孩子順利成長,所以她履行承諾,回報神明。

  她又說自從她履行承諾之後,不但孩子順利成長,家裡也一切順遂,讓她覺得神明真的有保佑她。在生活上常說自然界有一個神奇的力量主宰著一切,信仰神明,相信神明,當內心或生活上有罣礙時祈求神明庇佑,並立下還願的誓約,當祈願達成,毫不猶豫地實踐誓言,這是信奉神明者的基本模式。

  宗教是教化人心最好的寄託,每派宗教自有其教義,都是勸人為善,而形成一種社會典範,讓信仰者在生活中遵循教義,建構出想法與作為,影響了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生活上,每個人成長都有其背景,也就是都有著屬於個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會影響著人們的行事風格與走向,而這些事件的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為行為準則與動力,影響個人思維與作為,就像中國人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划龍舟;馬來西亞華人中秋節提燈籠,回教徒不吃豬肉,印度教徒以牛為聖牛,這些事件的背後都有其故事與緣由,了解故事精髓,就能感受到彼此的差異。

  人與人的相處也一樣,每個人經歷不同的環境,形塑出的風格各異,有時在互動過程裡,感受到彼此對事情的看法和判斷落差很大,深入了解就能比較釋懷,也能調整自己的態度與作為,在情感上以寬容和接納來相互對待,在理性上以組織為先,放下情感有守有為,或許這也是人生歷程中所探索的路徑,希望看山是山,看海是海。

  初秋的涼意在杜鵑颱風之後,悄然降臨,天氣變化多端些許寒意,時而陰霾,這正如生活中的點滴,剛剛還是藍天白雲,午後卻是風急雨驟,這轉眼間的變化改變了心境,正當感嘆天氣莫測時,太陽又悄然露臉,讓人在這陰晴中起伏,也讓人覺得這很像社會也像人生,有時看似風和日麗,隨即風驟雨急,轉眼又海闊天空。

  今年的中秋節因杜鵑來襲,又遭逢婆婆往生守喪,心境的低落無以言喻,此時遙想千古的秋夜,蘇東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瓊樓玉宇,攀爬制高點,是許多人致力於職場的動力,但是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是一輩子的選擇與適應,沒有絕對的守則,很多的事物或虛或實,虛實之間就像山間雲霧飄渺,須臾間雲霧襲來,壯闊景緻消失得無影無蹤;翹首仰望,忽又雲開霧散,撥雲見日,美景連綿,一切安在。在這過程以低頭便見水中天和後退原來是向前自我砥礪,也度過一個波濤起伏的中秋,更感知今日之事就是明日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