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辦完今年的暑期英語研習營,歡送參與的師生平安返抵台灣,自己也回到溫暖的家園,一方面休息度假,另方面也隨機抽樣做調查,冀望了解參與本期英語研習營的同學,對於十天活動的反應。從課程設計、教師授課、活動安排、小隊活動、文化參訪以及學校食宿安排等,聽到孩子與家長熱情回饋,提供很多回饋與寶貴的意見,點點滴滴,都敬謹接受也由衷感謝,這些都可以成為來年如果繼續辦理的參考指標,期待在不斷的修正與調整中,台灣學校英語研習營,能因為用心規劃,嚴謹執行,找出特色,讓活動更全面發展。
同樣的,台灣學校孤懸異國,如何將「吉隆坡台灣學校」和台灣本島的學校同學緊密結合,有一個良性的互動,常思索:如何讓台灣學校學生和台灣的學生齊聚一堂,彼此交流,分享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會激盪出什麼火花?該如何規劃?心中縈繞著這主題,也希望規畫一個讓台校學生和台灣學生能夠彼此交流、分享與激盪出學習熱情的姐妹校交流活動。左思右想,思考的是「以學習為主軸」的校際交流,以提振學習風氣,增進學習樂趣。
如何辦理校際交流?有幾個面向必須先思考:
一、從哪個年段開始?小學部?國中部?高中部?
二、選擇的主軸為何?
三、要達成什麼目標?
四、哪個時段較合適?
五、辦理期程需幾天?
六、校際間如何互訪?
七、校內由誰來負責?
八、互訪學校的選擇?
從以上幾個思考向度裡,首先想到的是『閱讀!悅讀!』或許可以辦一場「台灣-吉隆坡」台灣學生「世界名著閱讀心得」分享大會,選定一個年段或三個年段同時舉行,同時選定幾本世界名著〈依參與學生數而定〉,指導學生精讀後,能夠輪流上台報告分享。
思考至此,一個屬於孩子的學術研討會雛型縈繞腦海,也爲孩子增加學習機會、提升視野而會心一笑,其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供學生各種學習平台,讓他們有機會站上舞台展現學習成果,然後從中獲得學習樂趣與成就感。其實優秀學生的發展是從多元嘗試中,挑戰傳統,追尋自我。也讓孩子有機會透過一次次的實戰經驗,增進反應力與語文能力和發表能力。
箴言
從社會最底層,更能看清楚這個世界。
只有親身叁與,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