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不忘初衷



    在臺灣學校,很多的新聞很「無厘頭」,或許因孤懸海外,孤獨寂寞,衍伸出熱切關注,亟欲表現,深怕被標上孤陋寡聞,很多人,在孩子上課之後的閒暇時間,齊聚一堂,喝咖啡聊是非,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是這群人以大軍壓境之姿,對學校激烈啃食,其目的無非想顯現出自己資訊豐富,自己的power,以及自己的影響力,展現出自己的能耐,但誰說那不是另一種淺碟文化?
    學校經營要像交響樂團,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把號,不同樂器有不同音色,經過指揮後協調統整,產生優雅的樂音;學校裡的成員,也要像合唱團的成員一樣,在歌唱時,自己一定要唱對,聲音還要悅耳;另外,合唱還要與其他聲部配合,要有默契;第三,合唱時,要聽自己唱的,也要聽其他聲部所唱的;第四,不該自己唱時一定要閉嘴。因為音樂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休止符,休止符也是音樂,凝神諦聽,感受無聲勝有聲的絕佳境地。
    吉隆坡臺灣學校應該是我在中學服務最後一站,離開後我會到大學去上上課,把我的人生經驗、教育理念分享給年輕人和教師們,當然我要不斷的進修充實自己,昨天英語老師說下星期要Test,了解學習狀況,心裡雖然擔憂,但是學習就是要鞭策自己,勉力為之。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檢驗,是無法有效學習,也無法規畫進程,雖然remember有些吃力,不過,大腦是需要不斷刺激才能持續活化的。
    這將近二年的時光,是我博士後研究最佳的場域,看到以往從沒看過的風景,我是一個性善論的信徒,人性的出發點都是善的,但是如何表達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們都是無給職,都是義工」,但是總有少數人將此義工當成頭銜,當成個人權力的舞臺,強調「我說的算」,人與人之間缺乏互信機制,為的只是在此荒漠一隅,凸顯自己存在的價值。
    任何一個組織的發展應以「德」為首,只有「無私者」才能居其位,「無私」不等同於「無薪」,把無私擴大為公共財,在團體中,要能就事論事,要能傾聽,而不是捏造、想像,然後無的放矢。今晨有個家長來看我,也為某些事情道歉,他說以後不會發生相同的事件,接受他的善良與誠意,我說:師生之間本來就沒有所謂的雙贏,師生關係是一種倫理關係,親師是夥伴關係,很多事是需要溝通的,老師如果有疏失,要能快速查覺補正,讓孩子好好的學習,親師不是競爭關係,本來就不是競合的個體,何來輸贏?
    在馬來西亞遇見人性的考驗,讓我想起商周裡的一段話:在歐元誕生地荷蘭「這裡不鼓勵追求成功,但是積極追求夢想」,這和我們所談的,人生有夢最美,築夢踏實,還是需要努力以赴的,真是不謀而合,殊途同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