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2016.06.01
解開潘朵拉之盒
  電影「全面啟動」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說:我們必須進入他的潛意識,將商業策略轉化成情感驅動」。影片所呈現的是,盜夢者能夠自由進出別人的夢境,竊取夢中所隱含的商業機密。
  在故事中,主角被安排與奄奄一息的父親在病塌中見面,談及保險箱中放置著父親的遺囑,上面寫著「去開創自己的世界吧!」意味著宣告夢醒之後,必須宣布解散公司,當然這是安排的故事情節,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夢境其實是潛意識的投射,經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夢境視為願望達成的前奏曲。「夢」一直是人們所好奇的話題,正因為對夢的不瞭解,夢一直覆蓋著神秘的面紗。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出夢具備潛意識與前意識的雙重作用,而這部電影是架構在我們目前對夢瞭解的稀疏部份上,透過系統性的解析,可以從夢境中準確看穿事實的具象。
  夢的解析一直是佛洛伊德心理學的重點之一,解釋夢中物體和人物都是做夢者的思想投影,夢境愈深入,時間流逝就愈慢,徹底改變了分析人類精神的模式,幫助現代人解讀文學作品的視角,在閱讀時將所有湧上心頭的感受,各種意念,全盤托出,毫無隱瞞與偏頗。
  其實,一般人無法記住夢境全景,只能對每一小部分逐一分析檢視,再堆砌拼湊成一般狀況,當夢想時回味分解,從中感受到現實與虛幻的重疊。從夢境解析可以發現,每個人在其心靈深處,有著幾種的思維,一種是在夢境中表達出的願望與企盼;另一種是扮演著檢視的角色,夢醒時將其變裝,而符合內心的企盼。因為在夢中,其實是現實生活中,感情是有目的的,因為有目的,所以希望夢境能符合內心的需欲,而有了改中的動作。這意味著人的內在意志常處於不穩定、不安的狀態,因而有了各種變形,得以進入夢境。
  夢是願望的達成,大部份根源于幼童時期的印象,佛洛伊德重新賦予人的主體性,並且深入解釋,解開人類心靈的奧秘。在成長過程,常常鼓勵年輕人勇於作夢,以解開盤據心靈的潘多拉之盒。其實人一輩子都有夢境,直擊曾經被輕忽的夢想,現在不只是夢想、夢境,還應該勇於造夢。
 

 


2016.05.31
 

「I'm a boss」的圖片搜尋結果
 
 
讀「人才取決於老闆期盼」一文有感

 

  國語日報社論「人才取決於老闆期盼」,說到薪資高低固然取決於員工的資格條件,但更重要的,是雇主對員工的期盼。給予22K的薪資,當然就以22K的努力回報;若給予6萬元或7萬元的薪資,老闆當然也期盼有等值的產出能量,所以,人才取決於於老闆的期盼。有一家生技公司在創業期,把薪資調到7萬元起跳,結果這幾年屢屢創造營運奇蹟,這是人才取決於老闆期盼的最佳例證。

  最近在很多場域裡屢屢聽到轉型正義的呼聲,台灣經濟衰退,新勞動階級薪資衰退,社會眼光因此轉向公教人員薪資結構與退休待遇,認為公務員月退俸比勞工月薪高,是非常不合理的。這論點當然有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因為各行各業薪資結構本來就不一樣,上位者如總統、立委,科技人才、企業執行長、演藝人員、運動明星,其薪資都有顯著的不同,都是非常高薪者,沒有人會主張把這些人的薪資拉到和勞工一般的水平;反而鼓勵人們努力向上,奮發圖強有為者亦若是。

  早期,教育是階級流動最好的機制,靠著教育與努力,平民之子有當醫師、律師、工程師…等機會,現今社會雙峰現象,貧富成為世襲,你的出身會讓你成為甚麼樣的人,階級再製循環最主要的因素是教育制度、升學制度等等設計,讓偏鄉孩子從小就喪失競爭力,都會區的孩子每天排著滿滿的課表,有健身體能、有藝術人文、有資訊科技以及學科學習,履歷表上各種義工、社會服務、競賽,年年積累亮麗耀眼,等到大學入學時攤開來,誰能與之爭鋒?反觀偏鄉孩子為了讀書,一路以就學貸款來繳學費,為了生活只能四處打工,學業也荒廢了,大學只能讀後段私立大學,其競爭力是節節後退,如何翻轉人生?如何讓階層流動?是目前教育必須正視的議題。

  每個人都有向上的心,在職場上端看老闆如何激發,薪資結構是最直接的,一分錢一分貨自古皆然,有好的待遇當然就要有高品質的付出。同理,現今教育界,很多人認為教師的熱情不再,追本溯源,要重塑「尊師重道」的精神,社會敬重老師,老師一本為師的初衷,「鐵肩擔教育,笑臉對學子」,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學生成長進步的原動力,在課堂上、校園裡,師生和樂融融,學生也充足學習,跟隨老師向前邁進,目標明確,將每個孩子的天賦激發得淋漓盡致,孩子勤讀書、有禮貌、守規矩,感恩惜福,這悠久的傳統美德如何再次擦拭,是現今教育的當務之急,重塑尊師重道的精神,應是社會再造、組織進步的動力。

  期盼的是社會氛圍能有一股真實的力量,而不是只有擦脂抹粉的媒體效應或是只求亮點而失了本質,重新找回教育的核心價值,每個人都學習、進步,都能找到內心真正的動力。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modern culture」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6.05.27
 
 
走過現代 回首從前
  智慧型手機誕生改變人們生活與學習習慣,我也不例外地被改變了,每天Line, WeChat, Facebook…不斷地傳來訊息,有趣、及時、大量,讓自己不由自主地想要打開來,雖算自制,但是每晚臨睡前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將相關訊息瀏覽閱讀,日子一天天過了,也覺得能與時代結合,追得上現代化的腳步;但是,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時間消逝了,這些零碎的訊息似乎佔據一定時間,以往睡前案頭閱讀習慣也慢慢改變了,資訊或知識的學習變零碎了,該如何重整?好像一直無法調整,也自問如果降低時間接收這些訊息,對工作與生活有影響嗎?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少數工作資訊之外,應該回歸原來專業成長的資訊。
  每個人閱讀內容不同,有生活、有專業、有文學,不論哪一種作品,經年持續閱讀都會精進知能,都是美好的。我喜歡主題式閱讀,教育系列、文學、散文詩篇,都是自己閱讀的範疇,有時候也沉浸在這領域裡優游自在;但是嘉隆一直希望我讀史、讀傳記,因為歷史或傳記文學刻畫人性的波瀾,每個人走過的路徑,不論成功或失敗,都值得借鏡。
  有人說:哲學家沉思人類的特質和態度,抽象思考是冰冷的,很難從中窺見其情感,對於是非善惡也無法確切感受;生意人投身世俗,考量的是如何影響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人本身;歷史則在這兩種之間的折衷,以真切的角度看待事物,對人事物有著情感與褒貶。沉浸在歷史中,能讓我們全面感受而認識人。
  現今歷史課程所以無趣,往往是因為鳥瞰似的敘述,很難窺得全貌;而學生讀史,幾百年的時光一頁帶過,更難清晰辨認,高度濃縮因而抽象,產生距離難以引起共鳴,如何探究人的悲喜況味,那就閱讀傳記吧!讀傳記,講述的是主角的奮鬥掙扎,或悲鳴喜樂,從生活周遭的瑣瑣細細,能讓我們一窺當代風貌。早期的傳記偏重政治人物;現代則寬廣許多,有餐飲達人、有運動健將、有創業家、科學家、文學、醫學,種類繁多,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也可以附會風雅,選擇具有當代流行的,都可以和不同時代的人神遊,品味別人精彩的人生。
  有個故事說,某個地方上演酬神大戲,有三個人前往看戲,這三人一個近視、一個重聽、一個跛腳,看完戲後他們分享這齣戲。近視者說:今天戲唱得好,不過行頭不好;重聽者說:我覺得行頭很好,但是聲音太小了;跛腳者接著說:戲很好,但是戲台搭歪了。從這故事中,可以感受到人都是通過自己的感官認識、評斷外在世界;但是感官會誤導人,對於同一件事情或同一個景點,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體驗也有很大的差別。
  每個人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來談、來感覺事情,很難全面觀照,所以當有不同意見時,轉個身與對方站在同一邊,就可以知道事情的另一面。
 
 
 
 




2016.05.26

「淡定與從容」的圖片搜尋結果

「淡定與從容」的圖片搜尋結果

 
 
淡定與從容

解決問題不是靠激情

也不是靠感性,是需要長遠的視野、理性思考、有效溝通。

個人應有理想,政策須兼顧可行性、因地制宜、各方利益。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養分與修練。如同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曾經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獨處自有芬芳。事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做書讀,可當戲看。

   個人很素樸,很單純,就像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吹不了泡泡,只希望保有純真自在,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教育是嚴謹神聖的,不在於快速絢爛,而是勤耕易耨;領導是質樸感召,而非威權降壓。所有作為都在於圓的循環,溫潤光澤,感同身受又能不斷推陳出新,當南風徐徐吹來,所有的忍受都成為享受,世事何其美好。

  兒時記趣,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於內心的記憶不易磨滅,像是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滲透至內心的深處,滋養、醞釀,點點滴滴,匯聚成涓涓細流,告訴自己堅強,誰又深知剛開始只是假性堅強,後來就真正堅強又能自處,挺過艱難,豁達自如;走在人生道上,純真自在;不傷人、不欺人,友宜多於權宜,成就世事美好。

  成長路上,一路向前也顛簸,台大PMBA口試時,口試委員問得好,對於職場上的經常更動,何以如此?此一問題最近一直有人詢問,也祈求分享。我告訴口試委員,或許這是命也是緣吧!因為在聘任制度中,校長任期屆滿,長官希望你再次衝刺,希望你為下一所學校而努力,服從本就是公務員本質,二話不說銜命上陣,在新的場域,和新的一群夥伴,也開創新的成果,日復一日樂此不疲;卸下公職,如果說千里馬與伯樂,應是最佳註解,何其有幸,可以在不同的環境接受磨練與考驗。

   世界是自己的,要自己開創;生活也是自己的,由自己品味;工作不傾軋排擠,自然自在,將忍受變成快樂享受,是源遠流長的活水,一路往前走,永遠不嫌晚。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2016.05.26
「not an act but a habit」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思故我在

上星期聆聽導演李崗先生的演講,談電影上的那些事兒,電影創作演繹的過程,傳遞的是文化思維,每個掌鏡者對於主題內容有獨到的詮釋,縱使同一個主題,由不同人拍攝會有不同作品呈現,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思想的內涵。

李導演說:透過鏡頭呈現的事物,都是選擇性的,無一為真,尤其是紀錄片,選材角度、掌鏡方向,在在都呈現出拍攝者的意念,因此,觀賞一部電影,從其脈絡中,探索思想脈絡、欣賞燈光取景、品味藝術美學,這一切都可以發人深省,也端看視聽人的心理趨向。

聽完演講回程的路上,心想,李導演講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切的事物經由人手,就增添個人的詮釋,或許有人說,有那麼複雜嗎?現實就在眼前,具體事務出現在眼前,每個人看到的應該都一樣,但是經過畫家或攝影師,選取角度不同,或是擺放位置各異,不同的角度與位置,藝術家和數學家看到的就是不一樣,我們如何武斷地說,現實就只是自己看到的那個樣子?眼見為憑,憑的是哪隻眼呢?

其實感官經驗常常是經過誤導的,君不見廣告作品的唯美,與實際是有差距的。屬於女性用品,如服裝、飾品、化妝品,從取材角度、燈光色彩、意象引導,在在讓人怦然心動,也期待自己能快速地與廣告人一樣,充滿夢幻。在生活上,人際相處、訊息傳遞、如何不被感官駕馭,而以自己為主體,只有自己是存在的,不能被懷疑,因此以知識為起點,不過度自信,甚自是自以為是,才能確切找到知識的起點。

   現代的社會價值觀把哲學和科學區分為二,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與科學並沒明顯的區隔,科學家往往也是出色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大哲學家有著師生關係。亞里斯多德師事柏拉圖,也創立了和柏拉圖不同體系的哲學觀,他的名言是「吾愛吾師,無更愛真理」,這哲思和我們常說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不謀而合。也是為師者應有的氣度。

   在工作上,日復一日,反覆做著許多相同的事情,此時想起了這句名言「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後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We ar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哲學的任務就是思辨,將感官映入眼簾的事物,經由大腦的思慮,產出的判準,建立出嚴謹的思維。或許這是一輩子的功課,現實的面向多元,端看自己如何釐清與相信。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2016.05.14
 

大同社會何處尋

  全球人都很自私,這是經濟學的ABC,該如何看待?任何事情都是一體的兩面,農人努力事春耕,增加糧食產量,讓地球上的人類免於缺糧;商人貿易買賣,讓物資得以流通;工程師、建築師,百工企業努力創新發明,改善人類生活,都對社會有貢獻,也讓自己因而獲利。因此,當我們看到亞當史密斯在富國論中的一段名言:「我們所需要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各行各業皆然,自利而後利己利人。

  朋友傳來一段影片,描述日本老人的照護,老人照護是很多國家極力推展的社會制度,目前日本推展的老人照護是「向兒童借力量」,藉由幼兒園小朋友到老人照護中心一起活動,每天早上十點鐘,幼兒園小朋友到中心和老人一起做體操、一起唱兒歌;甚至有照護中心獨創兒童照護員制度,由附近中小學生遞送履歷,應徵兒童照護員,利用星期六日或寒暑假期來幫忙,他們的工作是和長輩一起遊戲,幫長輩按摩,或分發文件資料,目前有25個兒童照護員,對照護中心助益良多,兒童也活潑開朗。照護中心發現,有兒童照護員後,長輩們覺得這是一個有活力的地方,而不覺得是一個日照中心,每天有小朋友問好聲,長輩有著安全感;透過兒童照護員制度也讓小朋友了解高齡化的問題,也懂得和長輩相處,尤其現在小家庭制度,孩子很少和祖父母相處,到老人照護中心後,回到家比較喜歡和父母交談,日記也記錄中心的趣聞。這是一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溫馨和諧畫面,如引進台灣,是否能為大眾所接受,有待考驗。

  亞當史密斯認為,人類一切經濟或是公益慈善行為的背後,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利益、尊敬、稱讚等等的自私自利動機,但因為有「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運作,大家都先求取個人所需,自私自利的結果,反而成為增進整體經濟繁榮的最大動力。這也是商業行為、生意人或各種公益團體能成功運作的最大關鍵。

  資本主義是全球趨勢,資本主義可以提供誘因,累積財富,在人類本性的驅動下,大家更有熱情,更願意自動自發努力,創造最大的效率也獲取更多利益,造就企業蓬勃發展,經濟快速成長,促進社會的現代化。但是資源分配,薪資所得偏低,獲利都集中於資本家的結果,形成了貧富世襲,窮人無法翻身,仇恨社會於焉形成。

  看到商場上某些產業迅速累積財富,而第一線生產製造者卻只有微薄的基本工資,M型社會是階級分立的社會,社會上只有少數富人和多數窮人;學習上有雙峰現象,高績效和低成就。目前臺灣有二十萬弱勢生,敗在學力,等待失敗,弱勢者教育已成為國安議題,如何集中力量提升弱勢偏遠地區學生讀寫算能力應是教育首要之務。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2016.05.04
 
 

年輕世代飛翔吧

  翻閱報紙,頭條均為死囚獲釋的訊息,一條人命的重生有其意義,因個人對法條與事件均不清楚無以置喙:只感慨於同一事件因承審法官的不同竟然是人間與地獄的分野,事證的真相與了解認知,真有天壤之別?看到這報導,不由得想起傅柯在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中所描繪的主題,在監獄內的人,不但被監禁,同時被規範與懲罰。顯現出,「真理及權力關係始終是一切懲罰機制的核心」的真義。

  近代社會雖然表面上看似產生了很多標準,但是在古代社會中,藉由宗教教義,作為隱形的監督,人民害怕自己的作為遭受天譴,而時刻戒慎恐懼,事實上很多宗教理念都是統治精英創造出來用以規束大眾的;但是統治階級自己卻並不會遵從那些戒律而逍遙自在。近代藉由教育也形成許多法則,一樣的,仍然是菁英分子藉以掠奪的工具。

  君不見,政治上、社會上,甚至教育上許多規準、原則都是為平民百姓設的,菁英分子與掌權者都有自成一套的遊戲規則,教育制度的設計,課綱訂定、教材選擇、上課時數都有規則,可是執行過程確有很多的選擇,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體制外的設計,不用接受政府規範,可是最後終點的成果卻是偏鄉貧困者已在起始點就被放棄了。

  朋友來電談及教育內容的設計,雙軌體制下,公立學校,偏鄉地區的孩子在開始時已被特色課程綁架了,茶鄉的課程以採茶製茶為主,海邊的孩子學泛舟捕魚,山區的孩子學爬樹,這些設計如果在課餘時間社團活動,作為情操教育,認識鄉土,產生愛鄉情懷,是個不錯的方向;但是如果將這些拿來作為學習的主軸,這和種性制度、階級複製有何不同?如此的基礎教育、國民教育背離核心基本能力,殊不知讀寫算乃全世界人民所必須具備之基本能力,基本能力足夠,才能開發天賦潛能,進一步學習,也才有機會向上流動。

  傅柯的思想總是圍繞幾個共同的組成部分和題目,他最主要的題目是權力和它與知識的關係,以及這個關係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的表現。傅柯試著挑戰「監獄變成了懲罰的代名詞」,是因為人道主義者的人道考量,這一概念普遍被接受,監獄是一種新的技術權力,「規訓」是使用的方法之一,此一權力依據傅柯的說法,也可以在學校中發現,菁英份子正複製了「全景敞視主義」,讓政策走向在在不知不覺甚至於神不知鬼不覺當中,趨附於當權者,讓平民產生自我規範與約束的效果,因而樂於悠遊於「特色」當中,形成了溫水青蛙而不自知。

  很多時候真理都需要時間的淬鍊方能被認同,喜歡看電影的人也發現,好看的電影也需經過時間的沉澱,以刺激1995電影為例,獲奧斯卡七項提名,但最終未獲得任何獎項;更令人意外的是,影片剛上映時並沒有獲得太多好評,但是卻在家庭影院市場和出租市場獲得巨大的成功,也是至今最多影迷餐與評分的電影。

  叫好又叫座何其難也,在表象之下真理很難現身,現實社會中,如何處遇最適當?其實也沒甚麼準則,或許上台下台之間,有一定際遇與緣分,努力事春耕的同時,解開內心的牢籠,接納現實掌握機緣,當下就是最好的。回歸今日headline,當你對人生感到懷疑,感到無所適從,請接受內心導航系統的指引,找到充滿熱情的人生目標,將安然度過一切,進而使世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