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2016.12.28
 

飛越 奮起

在不確定的年代,人們普遍抱持困惑與憂慮,文學家勉勵大家以「詩」的力量,度過不確定的時刻,重拾安定的心靈。

一首「希望」的詩作,讀來有深刻的體會:希望是披著羽毛的小東西,棲息在靈魂深處,我在最寒冷的土地、最陌生的海洋,聽到她的聲音;但是,即使在最絕望的險境,也不曾、也不曾向我乞求一丁點施捨。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d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extremity 極端

It asked a crumb of me                              crumb 少許

 

 這是一首小詩,在十九世紀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遜(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1886)所作。談到希望是披著羽毛的小小鳥兒,他雖小小的,弱不禁風,卻總是像最寒冷的、最陌生的遠方高飛,而且這隻小羽毛很拗,志氣很高,從來不貶低自己向人屈服:最重要的這隻小小鳥兒就住在自己心靈深處。

 另外,瑪雅˙安吉羅(Maya Angelou1928-2014),是從小飽受種族歧視的女孩,成長後成為一個詩人,他以不同的角度詮釋「希望」。

  流著血,帶著淚,擁抱更多的自尊與勇氣,寫下「但是,我將再起」,文字簡潔,引爆強烈的情感,當她以「我奮起」,連續三響,更是直接撞擊人心,讓人深受鼓舞。

 

但是,我將再起

你可以用言詞向我掃射,

你可以用眼神向我劈砍,

你可以用仇恨殺了我,

但是,就像空氣,我將再起。

 

帶著祖先給我的能量

我攜帶著夢想與希望

我奮起

我奮起

我奮起

 

Still I Rise

You may shoot me with your words,

You may cut me with your eyes,

You may kill me with your hatefulness,

But still, like air, I’ll rise.

Bringing the gifts that my ancestors gave,              ancestors 祖先

I am the dream and the hope of the slave,

I rise

I rise

I rise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2016.12.16


廣開言論傾聽弱勢聲音

  報載: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日前在學思達亞洲年會公開表示,大學升學制度配合107課綱實施,研擬在考招新制加入「學習歷程」,把高中三年在校成績與多元學習表現納入評量,不利於偏鄉學生,因為偏鄉學生的「學習歷程」紀錄可能會有問題,孩子恐怕沒有那麼多能耐。(國語日報社論:推動新課綱 溝通刻不容緩)

雖然有團體認為,推動學生學習歷程已經在教育部和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討論多次,陳次長還有誤解,令人錯愕不解。但是陳次長在辦法還沒有完全定案時適時提出疑慮與呼籲,應該給予讚許,因為發現問題適時修正是決策者應有的思維與勇氣,教育政策制定應思考未來台灣發展走向,城鄉差距已是國安問題,應嚴肅看待。

  君不見,學習檔案競賽或展覽,琳瑯滿目的活動與事蹟,充實多元的學習,那是需要多少資源的堆積?不是一般人都能達到的,都會區孩子,高社經家庭,孩子除了上名校,展開豐富多元的學習之外,下課時間還可以有計畫地擔任志工,參與展演,豐富多彩,從幼兒園開始,在家庭學校的支持協助下,累積一項項的優秀事蹟,一本本精美的檔案,那是美好世界的展現,也是天龍國成員所擁有的。試想,要以此資歷來評比,那不只是立足點的不平等,對於弱勢的孩子更是一項摧殘,競賽還沒鳴槍,已註定無法起跑,這是違反教育核心價值的設計,難怪有孩子抱怨,他生在偏鄉就是倒楣。

  政策應該溝通,制定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台灣的生態,如果都是從小就是人生勝利組者制定政策,他沒有辦法體會台灣雖小,但是資源落差之大,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匯集一本既有厚度又有溫度的成長學習檔案;而且每個階段的發展機緣都不同,有人能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貴人,給他啟發助他一臂之力,他的人生就會不一樣,期待的是教育工作者都能成為學的貴人,更期待參與政策制定的人能更多元,也才能廣納各方意見,制定能夠激發人心向上的政策。
 
 
 
人老未必珠黃,春殘也有花開
 
 
路上看到這篇文章,從絢爛到落難到轉換,充滿著智慧更展現堅毅,終於開創了平凡中美麗的生活,收集案內,品味欣賞更惕勵。

當女神老了,面朝黃土背朝天,養雞種菜放牛羊。
這樣的生活,曾經離伊莎貝拉·羅塞裡尼很遠。
她曾是紐約最貴的模特,為蘭蔻代言14年,是好萊塢的性感尤物。
然而,44歲那年,她卻成了一名農婦。
從出生之日起,她的名字就屬於娛樂頭條,因為她的母親是3奪奧斯卡的萬年女神,大名鼎鼎的英格麗·褒曼;
而她的父親則是摘得坎城金棕櫚獎的義大利電影大師羅伯托·羅塞裡尼。
在眾多兄弟姐妹中,伊莎貝拉是公認與母親最相像的,也是最受父母疼愛的一個孩子,從小她就是被人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19歲那年,伊莎貝拉來到了紐約,天資聰慧,通曉3國語言的她,成為了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的記者。
28歲那年,生活又一次向她拋出橄欖枝。她成為了《VOGUE》的封面模特,也成為了那時紐約時尚界,年齡最大、最貴的簽約模特。
母親那來自北歐的清秀溫婉,與父親義大利式的浪漫熱情,在她身上產生了奇妙的化學作用。
那蘊含著成熟與知性的美,讓無數人拜倒於她的才貌之下。
 
30歲那年,她成為了蘭蔻的代言人,那時而嬌媚,時而清新的面孔,成為了美麗與時尚的代名詞,上世紀80~90年代,她是時尚界最炙手可熱的女神。
被稱為“最想約會的女明星”。
 但是,44歲那年,這燦爛的一切戛然而止了。
那一年,蘭蔻和她解約了,而原因簡單卻又令她無力辯駁:
她老了,不再適合蘭蔻的品牌形象。
也就在那一年,丈夫和她離婚了。
一夜之間,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失去了愛人的溫柔呵護,失去了曾經的耀眼光環。 
那一年,女兒還在上小學,收養的小兒子還坐在嬰兒車裡。
曾經是萬眾敬仰的性感女神,如今是沒有經濟來源的單親媽媽,生活就這樣,
將伊莎貝拉從天堂重重摔向地面。
為了賺錢,為了不被人遺忘,曾經捧起艾美獎的伊莎貝拉,開始在一些美劇中客串小角色。
但無奈,好萊塢新陳代謝,娛樂圈人走茶涼,不惑之年的伊莎貝拉,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她已經老了。
曾經那些鞍前馬後的人,曾經那些山盟海誓的人,曾經那些贈與她鮮花的人,紛紛棄她而去,只是因為一個事實,她已經老了。
淚水伴著無助,悲泣伴著哀怨,她站在了崩潰的邊緣,最後還是母性將她拉了回來。
她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
抬頭望天,她的得不到希望和答案,低頭看地,她決心向大地母親求助。
她帶著孩子們,離開了曾經的紛繁喧囂,租下了一個鄉村農場。
從此這28英畝的土地,就成了伊莎貝拉的伊甸園。
身穿高級定制禮服的女神,變成了素面朝天的農婦;曾經身邊被讚美掌聲圍繞,
如今整日與雞鳴犬吠為伴。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花開花落,日月變更。
伊莎貝拉明白了,衰老便如同四季交替,是時光流逝的自然,也是生命輪回的必然。
伊莎貝拉欣然接受了自己的老去,她不再自暴自棄,她不再怨天尤人,她微笑著昂起胸膛,她要重新活一回。
 
這一次,她的生活中,不再有父母的光環,不再有女神的美譽,而是有一顆跳動著的,鮮活的青春之心。
 
她細心照顧每一株植物,給每一隻小動物起名字,到了週末假期,邀全村的小朋友來開個Party
漸漸地,伊莎貝拉開始享受自己的老去。
因為老去,她不用在鎂光燈前裝模作樣,因為老去,她不用在人群之中隨世沉浮。
因為老去,她成了一個真正的母親,因為老去,她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夜幕降臨,一家團聚,自家種的甜菜,搭配鄰居釀的果酒,穀倉裡的家常晚餐,比星級飯店的山珍海味更加可口,因為這粗茶淡飯中,有著最幸福的味道。
2015年,蘭蔻80周年慶典,曾為蘭蔻代言14年之久的伊莎貝拉,成為了特邀嘉賓。
站在一眾佳麗中, 66歲的她散發著最耀眼的光芒。
容顏老去,身材走樣,伊莎貝拉臉上綻放的笑容,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迷人光彩。
因為這笑容的背後,有幸福與艱辛,有哀怨與豁達,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靈。
人生的前20年,她因父母的光環而備受矚目,人生的前40年,她因美貌與才華而紅極一時,如今花甲之年,她卻用一顆堅強而年輕的心,再一次征服了世界。
人老未必珠黃,春殘也有花開。
容顏的老去並不可怕,心靈的老去才最為可怕。
皺紋可以吞噬曾經的嬌容,卻永遠無法吞噬心中的希望。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2016.12.08

教育人應知教育事

看到報導著實震撼

  科技部與教育部6日公布PISA 2015年各國學生表現結果,台灣「數學素養」數學表現優異、排名第4, 「科學素養」從原本第13名大幅提升至第4名,「閱讀素養」則退至第23名。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全球學生評量,目的是瞭解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自2000年起每 3年進行一次調查;台灣自2006年開始參與。PISA評量主要分為「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今年以「科學素養」為主測。

學生的歧異度擴大

  台灣學生這次在「科學素養」表現大躍進,從2012年的第13名,2015年大幅提升至第4名,頂尖學生比例也較2012年明顯增加7.1%,但學生的歧異度表現有擴大情形。台灣這次「閱讀素養」表現和2009年主測閱讀時程度一樣,國際排名都是第23名,但相較2012年的第8名則是退步;和亞洲國家相比,輸新加坡、日本、韓國和港澳地區,僅優於中國大陸而已。

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需要加強

  在性別差異部分,男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素養表現上都較女學生佳,但未達顯著差異;但閱讀素養則顯示女學生表現優於男學生,且達顯著差異。值得注意的是,閱讀成績下降,其評量向度包括25%擷取與檢索、52%統整與解釋,以及23%省思和評鑑,佘曉清認為,這顯示閱讀素養推動的深度和廣度需要加強。

數學、閱讀「高成就」比例減少、「低成就」上升

「 科學素養」臺灣學生平均分數為532分,「數學素養」平均分平均分數為542分,「閱讀素養」從2012年第8名大幅退步,落到與2009閱讀素養主測年相同為23名。2015年是台灣第四次連續參加這項國際PISA調查計畫。在2015年的PISA評量的學科領域以「科學素養」為主,「閱讀素養」與「數學素養」為輔。不同於往年PISA的評量方式,PISA 2015的評量是全面電腦化測驗,更加測了學生的線上「合作式問題解決能力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評量亦關注學生的科學認識論知識(knowledge of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PISA 2015 電腦施測,數位閱讀互動性高

 科學探究題目強調實作精神、題目與受試學生在螢幕前「互動」,題目要求學生以線上題目進行簡單實驗操作、然後歸納出問題。譬如,「跑者在炎熱又潮溼的天氣中跑步若不喝水,將會面脫水和種數風險,若在跑步過程中喝水,將有甚麼影響?」學生須理解並運用實驗假設、操縱變因、應變變因基本觀念即時手動操作、得出數據歸納結論後,再答題。

  今年PISA計畫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佘曉清指出,此類科學題型不但要求數位電子化閱讀經驗、更需學生在平時數理自然科目累積設計、操作實驗的經驗。


未來應著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耐心

  專家學者指出,「閱讀素養」下滑主因有二:第一,電腦考試學生不熟悉。除了今年首次改以非紙本、數位化測驗與臺灣學生平時考試經驗不同。第二,閱讀題數增加,文字多。今年閱讀素養題數從201244題提高一倍到88題,與2009年閱讀素養主測年題數相當,排名也與PISA 2009年同為23名,且題目文字多,未來應著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耐心,進而帶出閱讀高層次素養: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資訊的能力。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2016.11.30
「platform」的圖片搜尋結果「platform」的圖片搜尋結果
 
 
 

建構自己的人生平台

 

今日祈願:

把所學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到不同的情況,

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同儕共享。

 

  不論外面天氣如何?永遠給自己和煦的冬陽,由自己的內心出發,用心來待人處事,誠心與專心,沒有虛與委沂,外在心境如水,內在活力前進,鍥而不捨才是生命的真義。

  心是一切主宰,也是行動的根源,我願全心熱愛、我要決心投入、我當用心理解、學習精心創新、同儕同心合作、更能推心溝通、終將盡心完成。以下7C是人生很好的體驗,引以自勉:

Compassion全心熱愛

Commitment 決心投入

Comprehension用心理解

Creativity 精心創新

Cooperation 同心合作

Communication推心溝通

Consummation(Completion)盡心完成

  友人說,不知老之將至;我說,存在就要有價值。在生活的區塊裡,讓自己為自己添柴火,讓微弱的光照亮周邊的人,雖微弱但是那是實體,貼近又能感受,一根火柴化開來,可以點燃無數火柴,代代傳承,那是生命的曙光,更是生命的意義。

  人其實是渺小的,每個人在生命歷程中都希望有所作為,有人希望成為巨商富賈,有人希望能功成名就,事實上人們追求的是幸福人生,幸福是一種感受,擁有是一種直覺,在2016年只剩一個月的此刻,瞬間即永恆,當下我能給人溫暖嗎?我能關懷他人嗎?我想人際之間的對待,禮貌尊重是最好的對待,不要在乎他人如何,我想,我可以,我可以向冬陽一樣溫煦,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不必說甚麼,而是眼神交會時的信賴與尊重,做吧!

  有一個朋友,他將離開現在工作職場,雖然無法給他甚麼幫忙,但是我給予他祝福,也祈願年輕人持續成長,風霜雨雪是一種考驗,歷經一翻寒徹骨,可以讓自己從新審視,也可以從新站立,沒有誰天生就是強者,也沒有永遠的贏家,一步一腳印,立下磨劍十年的願景,十年後,誰知道時空的轉變又是如何,加油吧,我的朋友。




2016.11.29
「champ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挑戰 激發活躍能量

 

  孩子們參加競賽,捷報陸續傳來,這就是復興,孩子優秀,老師敬業專業。分享榮耀的同時也感受老師付出的辛勞,在在證明團隊的重要,每個環節都是精良優質,才能捧回champion

  放學時和同仁聊天,談到學生參加競賽的點滴,孩子是優秀的,但是身為選手,肩負著為校爭光的重任,以及自我的要求,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優秀的孩子,在每場戰役中征戰過關斬將,更醞釀了必勝的決心,一點點小小失誤或挫折,都耿耿於懷而無法釋懷,此時指導孩子如何繼續成長突破,或許是每個人生命中重要的課題。

  每個人剛起步時都會面臨難題或困境,為尋求突破的壓力,可能多方嘗試與探訪,開啟了創新的可能。在成長過程中跌跌撞撞,深刻意識到人的潛力無窮,每個人所沉澱積累的養分,是多元、深厚、複雜的,在不同板塊間相互碰撞,會造就出獨特的風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何須尋求制式的標準?自己獨特樣貌,如何詮釋處理,表達呈現方式、風格的形塑等等,若能善用、轉化,就有機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獲得來自世界的關注、欣賞與尊敬。

  遭逢各種挑戰,就像板塊擠壓,面臨挑戰,往往會有不同的能量表現,這股巨大的力道,有時會引發出奇不預的效果,有時則導致凹陷失落,讓人心情起伏跌宕。在板塊擠壓處,發展的機遇常會受到來自內、外部的紛擾,使榮耀、歡欣、希望伴隨著心酸、無奈、憂慮等情緒糾結在一起,有壓抑、也有共鳴,百感交集;有時因持續的碰撞、融合及存在感的追求,迸發出巨大的創新能量。

  和孩子、家長、師長談話中,「板塊擠壓處,有活躍能量表現」這句話映入腦海,他的象徵意涵,並不限於每個人獨自的感受,倒像是一種共同面對的心境。在生活過程,在變動的環境,在天涯若比鄰全球化的今天,板塊活動必定更為劇烈,每個人都應持續斷累積活力,迎接下一個能量爆發與挑戰的時刻。成長歷程會有各種不同板塊擠壓,在板塊擠壓處,的確必須承受不小的壓力,然而,往往也正是因為將這些壓力轉化為動力,才造就出壯麗的風景。

  孩子、家長衷心的感謝老師的指導,心裡充滿感恩,其實能脫穎而出證明是有潛力有能力的,一個團隊裡,能夠謝謝別人,更充滿相互的對待,這是多美好的畫面,也是祥和溫馨的期待。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2016.11.15
 
 

紐約不是真實的世界

紐約不是真實的世界,台北不是台灣的全部,大安區更無法涵蓋台北。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當初對他看走眼的主流媒體該如何調適?紐約時報日前強調未來將堅持不偏不倚的報導原則,也反省菁英是否和廣大民眾脫節。紐約時報的創辦宗旨是「報導新聞時,無所畏懼一無所偏袒」,無所畏懼或許做到了,但是無所偏袒可能是媒體很難突破的罩門。

  媒體掌握著言論的趨勢,同樣的菁英分子主導著言論的主軸,一旦視野偏頗,即無法公正報導,如果還加上媒體本身的喜好,言論即成為少數人的傳聲筒,大多數遠離核心的人,他的想法是很難被報導的。

  紐約時報已公開反省,希望編輯群認真思考紐時鮮少報導的另一半個美國。紐時總編輯說:在跑選舉時必須做得更好,走入每個地區,與各式各樣不同的人交談,聽聽不同的聲音,尤其是總部設在紐約的新聞媒體,要時時提醒自己,紐約不是真實的世界。

  把鏡頭拉回台灣,從台北看天下一直存在台灣內部,撮爾台灣,小小彈丸之地,同樣存在著天龍國的視野,從台北看台灣,不知台灣有中央山脈,更不曉得台灣有城鄉差距,所有的政策制訂,都是台北觀點;甚至於所有的人都應該是台北的style,排他性之強,比紐約或許有過之而無不及,言論之惡毒刻薄,紐時還只能瞠乎其後,台灣該反思「是否與廣大民眾脫節」。

  台北觀點並非原罪,問題在於台灣資源分配嚴重不平均,台灣所得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優勢族群與弱勢族群鴻溝越來越大,出生於弱勢家庭的孩子,因投錯胎,一出生就注定與貧窮為伍,生活資源匱乏,遑論教育品質;現今社會講求的多元,哪一項不需要投入資源?公部門設計的只是最基本陽春的學習,要多元發展,師資、設備,都需要大量資金挹注,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往前跑,問題是,他要往何處跑?何處是兒家?目前公立學校課堂數少,在課外時間,學才藝、練體能、補課業,需要師資,需要設備,這些都要大筆的費用,這些孩子何處張羅?只能徒呼負負!

  政府最大的責任是「給孩子一個公平的起跑點」,在基礎教育上盡全力消弭城鄉差距,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在往後的發展,才能適性的往學術或技能發展,也才有足夠的基礎為自我負責。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016.11.14
 
 
 
 

厚實穩健 輕盈流暢

  輕盈流暢與厚實穩健,你選擇甚麼?這是一個弔詭的議題,在很多時候,理性是無法獲得青睞的,感性訴求反而獲得更多掌聲,剎那之間,很少人真正關心後續發展,以及可能面對的問題。

理性內斂 感性呈現

  有個舞蹈家在應徵新人時說:「光看走路姿態,我就能刷掉一半的應徵者。」日劇「重版出來」描述柔道女孩踏入漫畫界,成為熱血漫畫週刊編輯的故事。出版社編輯是靠腦力的,但社長卻從身體姿態判斷應徵者能否適任工作。柔道女孩黑澤心從登場就以穩若磐石的站姿吸引觀眾目光,當她邁步踏入出版大樓時,讓人感受到她身上同時擁有兩種力量,一股來自雙腳踩踏地面的厚實穩健,一股則反向延展,讓她移動得輕盈而流暢。

  從這故事中反思:無論哪種工作,都是腦力和體力的調和,讓人隨時都能在清晰的身心覺知中,身心雙修、裡外兼顧的實踐,做出當下最合適的選擇與行動,展現出優雅的氣韻。優雅的人不會氣急敗壞,仗勢欺人,而是能在談笑風生間,面面俱到地化干戈為玉帛,創造出令人愉悅的氣氛。這份優雅,不就是理性的內在,以感性的呈現?

存在於內心的,是真正的自己?

  義大利作家金茲堡在他的著作「小美德」一書中,要人追求「大美德」,描繪品德,他說:「別教孩子節儉,教孩子大方;別教孩子謹慎,教孩子勇敢;別教孩子機靈,教孩子坦誠;別教孩子圓滑,教孩子愛人」。當孩子有了大美德,自然會有小美德;但只有小美德,卻未必會有大美德。在這個時代要倡導「大美德」是很困難的,舉世滔滔、英國脫歐、美國大選,都有著讓人意外的結果,也讓人感受到諸多的不確定。

  社會上常說,現在年輕人活得很小,也許是這一代人從來都不希望青少年遠大,表面原因是保護他們,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如果有一天孩子或員工真的活大了,讓人無法帶領、管理、控制?也許對年輕人的帶領,主政者應先讓自己真正擁有「大美德」。

夢想是前進的動力

  在沉悶與單調的生活中賦予生活的意義,是生活中必須不斷調整修復與前進的,人從一無所有開始,慢慢的積累加總,而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是一個繁複細緻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個築夢的歷程,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有一個夢想,也有一個能實現的夢想,這將是人們前進最主要的動能。

感性是逐夢的煉金石

  美國大選結果已出爐,川普大獲全勝,將入主白宮,他的政見是讓美國再度強盛,他雖然沒有說出如何做到,只是呼口號,人們接受了他;反之,如果川普訴諸理性,強調很多問題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解決,選民會接受嗎?選舉過程感性重於理性,雖然理性與感性缺一不可,知識分子知道很多事情不可能用單一的方法來解決,提出很多方案,也說理清楚,可是無法打動人心,在選舉過程中往往因不了解弱勢族群的想法,無法關心他們,而左右了選舉的結果。當然,知識分子擁有很高的競爭力,知識與財富和弱勢族群有很大的差異,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他們仍然屹立不搖。因此,在選舉激情中,理性很容易被感性打敗。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016.11.13
 


 
鉛筆
鉛筆盒裡排列整齊
方形鉛筆
圓形鉛筆
 
比一比
我喜歡圓圓的鉛筆
手指
捏著筆桿
圓圓潤潤的
心裡
也圓圓潤潤的
 
細細的筆尖
一筆一筆書寫
方方正正
有稜有角
寫了一手
方正的字
 
老師笑了
我也笑了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2016.11.05
 
 
 

Uber的經營模式對教育的啟示

  誰適合接受精深寬博的學習?高等教育不論在哪裡,都是精英份子最好的裝飾品,先進國家、名校、熱門科系,長期以來都是有志之士追逐的對象,這股教育潮流無可厚非,重點在於分流的歷程,很多人還來不及開始,已經被遠遠甩在後面,教育追求公平正義,教育可以翻轉人生,這一切在現今社會,對於弱勢族群,那是遙遠的星辰。

  PMBA課堂中,同學們討論Uber的經營策略,談到現今台灣教育現象,私人辦學興盛,在幼稚園、中小學辦學最有特色的非中小學莫屬,因為,台灣雖然中小學受政府的規範管理,但是那是聊備一格,誰不知,公立幼兒園、小學課程規範對於學科設計有一定的要求,幼兒園不得教英語,小學每周一夥二節英語課聊備一格;但是放眼台灣的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標榜雙語教學的私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林立,這在市場需求上,滿足孩子語言學習的需要;不過,他是部分社經階層所獨享,無法滿足所有孩子的需求,也是台灣教育雙峰現象的元凶,政府放任國民教育的階層化,大者恆大、強者越來越強,階層複製在台灣已然是無法翻轉的鴻溝。

  Uber 2009年美國舊金山的科技創業家所創立,短短時間席捲全球。Uber在市場上的服務分為四種:UberX車型最小,屬於最經濟型的服務,車資較一般計程車便宜;UberBlackUber中最原始的高級轎車,採用的是黑色林肯轎車,車資比UberX高出35%UberSUV針對大型派對所設計,收費較UberBlack更為昂貴;至於UberTaxi則是讓乘客可以運用Uber程式直接呼叫的計程車。此方案在台灣亦蓬勃發展,嚴重影響計程車業者的生計,計程車業者亦希望政府有所管制,但是,選擇之下的競爭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政府最近推出了多元計程車方案,允許新的計程車服務商業模式產生,出租車可以漆上不同的顏色,小黃將不再是出租車的唯一。台灣計程車已經很多了,政府卻允許更多競爭,認為只要能增進大眾福利,多反而是好事。

  再拉回教育現場,台大新生以台北市大安區最多,因為大安區擁有最多最好的資源,孩子從小上私立幼稚園、小學、國中,有趣的是這群擁有豐厚資源者,國民教育階段大多捨公立就私立,尋求最好的照顧,最嚴格的要求、最豐富的學習內容,而後上台灣最好的大學,一路鋪排,人生的勝利組於焉產生。課堂中同學提到,如果這群人,小時候讀公立,大學上私立大學,那如何?有趣的是台灣的大學資源最多的是公立大學,菁英分子追逐的是資源。那麼如果有一所私立大學,在創校的宗旨裡就明白宣示,要以哈佛大學為指標,有最豐厚的物質資源、設備,最頂尖的師資、招收最優秀的學生來經營,政府在法規上是否應支持和鼓勵?

  Uber在台灣造成衝擊,是因為他們不用老方法經營;學校經營應該也可以效法Uber的模式,在師資聘請、課程設計、學程規劃、學費計算、招生策略,都以嶄新的思維,讓學生和家長有更多的思考,也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就看校務主持者有無此企圖心?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2016.10.21
 
 
 

空谷回音

  「文學的詩詞,音樂的歌聲」。這是很多人對於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的推崇。打開喇叭,再次聆聽,在蒼茫中,帶有些許的蒼勁憂鬱,也有著穩定前進的力量。雖然在早期無機緣聆聽,隨著成長與學習,也拜著科技之賜,接收訊息異於往日,總能從訊息中得到滋養,也挑戰思維,或許這就是成長。

  從飄在風中感受空谷足音,回響也省思,更是動能,從迂迴反覆中,傾洩而出的是:

人究竟要經過多少往事

才能夠從經驗中破繭而出

海鷗要經過多久的翱翔

才能夠尋得方向

太空船要經過幾次升空

才能夠駐足蒼穹

答案就在飄蕩的風中

 

海邊的懸崖矗立

浪花拍打驚奇

被囚禁的心靈

掙脫飛越

現實場景

轉身消逝

回頭翹首

一次 二次 三次

才能假裝視而不見

 

蒼茫路徑上

微風輕拂

抬頭向藍天

看見美麗雲朵

傾聽天籟鳥鳴

諦聽呼喊求救

走在蒼茫路徑

才能了解生命的可貴

 

朋友

不要問為什麼

不要躊躇

前進的動力

就在足尖步伐裡

輕踏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2016.10.20
 

經典的舊時代已然消逝?

  巴布˙狄倫,美國搖滾樂歌手,竟然榮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幾乎舉世譁然,有人憤慨的表示流行樂的歌手;有人嘲諷,諾貝爾文學獎竟然技術達陣?也有人眼睛為之一亮,哇!好棒,文學的多元性終於獲得經典肯定,讓鑽進精英小眾的獎項重回萬民矚目的焦點。

  諾貝爾獎項是一個至高榮譽桂冠,獲獎者均是各方翹楚自不待話下;然而長期以來,文學獎幾乎與經典文學畫上等號,經典等於正統,距離便同時出現,大眾在雲端下仰望,低人一等或理當如此便悄然成形。一樣的社會裡各行各業,一樣是菁英分子的傳承與世襲,出身名門,社會各界對於加諸身上的光環,視為理所當然,加以能言善道,很少人檢視其真正作為。社會如此,政治如此,百家行業更是如此,庶人很難出頭,一旦冒出,大家就以非常嚴苛的尺度檢驗,「你看,他就是優秀;你看,他就是不行」,放大鏡會因不同人而有不同的倍率,如果是自己人,那麼輕輕帶過,甚至置若罔聞,每天在社會新聞上此起彼落,自己人則掩飾太平,非我族群則撻伐有之而不手軟。但是事情真相是甚麼?對社會或組織有何影響?對永續發展?現今檯面上人物有多少人以蒼生為念?以世代為念?

  社會進化雖然緩慢,但是有軌跡可循,以諾貝爾文學獎為例,去年頒給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拉娜˙亞力賽維奇,顯然評審已開始面向社會大眾,讓報導文學躍升至經典文學;今年頒給流行歌手,告訴社會文學已由學院走進生活,肯定大眾文化也能誕生膾炙人口的文學,菁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已能匯流。這樣的轉折,「用聽的諾貝爾文學獎誕生了」,這一腳步,是跨越多少時空而來?這一腳步是文學的一大步,更是社會進化的史詩!

  社會脈動的滾輪持續奔流,普羅大眾仍不用過度興奮,此刻的桂冠雖然誕生,但是下一位誰接棒?現實社會中雖然有著放大鏡,但是更多隱身於放大鏡之前,因此諾貝爾獎通常都是頒發給歷經幾十寒暑,歷經考驗者!現實社會中很多問題已然發生,傷害已經造成,當事者也已得到了崇高的令名,再回首話當初,已不勝唏噓?徒增負負。

  很多事都有跡可循,只是當下在光鮮桂冠之下,群臣都讚嘆國王的外衣,唯有路邊的小孩,其純真、誠實,說出事實的真相。現今,佞臣為了俸祿權勢,已然沒有了孩子的童真。教育何以失敗?昨天父母成長班演講者說:「政策走向需二十年後才能看到,不要期待政府會改變,你就是改變的起點。不要期待領袖能做到,表面的慈悲無法解決問題」。每個人都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推,有誰真正在乎團隊的貢獻與感受?或組織二十年後的發展?

  或許,在世界地圖上要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留下文字的紀載,管他是詩歌、散文、戲劇、小說,正如巴布˙狄倫一樣,在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沉澱再沉澱,有無影響的力道,其實已不是寫作的目的。寫,就對了!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2016.10.16
 

君子之交淡如水

  巴布˙狄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歌手首次獲得諾貝爾桂冠,諾貝爾委員會讚揚他「在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將詩與文學歌唱融為一體。巴布的歌詞充滿隱喻,富有哲理,更反抗自己的創作慣性,不斷挑戰新風格的創作,不畏社會的主流意識,唱著時代的不平之鳴,抗議著不同形式的不公義,推動著時代前進。從大眾市場中,品味著充滿詩意的歌詞,原來文化的意涵是影響,影響來自於底層。

  巴布狄倫出身大眾流行音樂,歌詞流露著深遠意境,在諾貝爾文學獎中脫穎而出,彰顯近代文化現象,在自由流動市場中,大眾市場也能誕生精緻文化。這個世界變化很快,令人眼花撩亂,現代主義判斷藝術價值的標準在於新奇多變,在創新與突破中帶來多元意涵,這是傳統與現代的區隔,也是生命的征程。

  諾貝爾文學獎不是要出版很多書嗎?流行不就是不精緻嗎?流行和精緻之間有分野嗎?諾貝爾文學獎是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從這定義中可以窺知,傳統上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典型的精緻代表,如今獎項出爐,引領的將是變革世代的轉折。

  其實,人類並非真的想要改變,變革喊得震天價響;音樂與文學,文學與音樂,是教育內涵中重要的元素,但常常被忽略,或只是少數貴族的化妝品,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學習音樂的人,追求音樂技能,演奏技巧,卻漠視文學詩詞的重要。音樂、文學、美學本是一家,現今美學呈現於展演中,而不是深層的底蘊,今日拜科技之賜,外在的美豔是很多人的追求,賞心悅目令人驚豔,美艷如能輔以深層底蘊,氣質美好,反璞歸真於「真善美」的蒼穹,從音樂、文學、美學中步步牽縈,才能達成Think Different的境界。

  在閱讀報導中,讀到了賈伯斯和巴布狄倫之間的偶遇,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從中感受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境。有一次,巴布狄倫問賈伯斯最喜歡哪首歌?賈伯斯回答說:One Too Many Mornings(多餘的清晨),於是狄倫在當晚活動中唱了這首歌,演出結束後,賈伯斯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輛休旅車走過他的身旁,發出了刺耳的剎車聲,車門打開了,原來是巴布,他說:「喂,你聽到我為你唱歌了嗎?」,感受到知音的難遇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涵。




2016.10.16
 

晨間偶拾

連日陰霾

今日陽光照臉

高聳樟樹

在綠樹濃蔭中巍峨聳立

現代建築吹著古老傳統的笙歌

 

校園鐘聲伴隨著行旅

樹梢飄零落葉

清晨微暈

遠方的商旅

啜飲著溫熱的拿鐵

氤氳香濃微風中起舞

 

奔赴林蔭大道

靜默於林間

站立 挺立 佇立

凝視前方

選擇的是較少人走的路徑

為的是諦聽一分鐘的寧靜

 

唧唧蟲鳴伴隨車流

看似突兀卻也包容

假日

偶有學子往來於廊道

回眸招呼

清澈眼眸微漾笑意

傳達 清純良善與無邪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2016.10.14


用詩的意境寫偉大的歌

 
想法決定了每個人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

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夢想

堅持

就有成功的機會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Bob Dylan)在『搖滾記』結尾,寫下這段文字:「前方的道路將會崎嶇艱難,我不知道它通往何方,但我還是踏上這條路。眼前即將出現一個奇怪的世界,亂雲罩頂,閃電頻傳。那個世界,許多人不理解,也從來沒能弄懂。我卻直直走了進去。那是個寬廣的世界。」

  2016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由美國歌手、作家巴布狄倫(Bob Dylan)獲此殊榮。諾貝爾委員會讚譽他:「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鮑伯.狄倫出生於1941524日,是一位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狄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也被視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代言人。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身上有許多頭銜,如「搖滾教父」、「民謠詩人」、「反戰歌手」。他替社會發聲、抗議政治,帶領六○年代反判思潮,被視為美國民權運動代言人。一曲「隨風而逝」(Blowing in the wind),是他為反越戰而寫的歌曲,更成了當時在反戰和民權運動中廣為傳唱的歌曲。他用如詩的文字寫下美國當代的社會文化、寫知識份子、寫年輕人。音樂路走過近半個世紀,巴布狄倫拿過11座葛萊美音樂獎、葛萊美音樂獎終身成就獎、進入美國搖滾名人堂,而今再添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

  『搖滾記』,是狄倫唯一親手創作的回憶錄。他寫自己的傳記時間橫跨六○至八○年代,紀錄他從無名小子到成名全國的經歷。在書中,狄倫回顧了人生幾個重大轉折,讀者跟著他的步伐,從故鄉明尼蘇達州來到紐約曼哈頓,看見1961年的格林威治村,經歷烏茲塔克事件。從無名小子到成名全國,從當紅到面臨低潮。狄倫追記往事,情景鮮明,歷歷如昨。有時敘情,有時寫景;有時詩意,有時熱情,是一部橫跨美國70年代文化的史詩紀錄,樂迷更奉之為搖滾聖經。1999年,狄倫被《時代雜誌》(Time)選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20125月,巴布狄倫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頒贈的平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巴布狄倫的歌聲和故事如此引起共鳴:憤怒、慧黠、辛辣、純潔、批判、傷感。那樣的狄倫,是如何形成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巴布狄倫給人啟示,並深具創意;從最深層的意義來說,狄倫讓人難忘的歌曲與歌詞始終具有文學性。

 

Blowin In The Wind - 隨風而逝(飄在風中) - Bob Dylan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人究竟要經過多少旅程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才能夠男子漢成長蛻變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白鴿要經過多久的翱翔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夠重返地面安息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砲彈要歷經過多少次試射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會被人們永遠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 這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這答案就是飄在茫茫的風裡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高山矗立了多少年

Before it’s washed to the sea?
才被雨水沖刷到海面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受苦的人被囚禁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有獲重自由的感覺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人要轉過頭去多少次

Pretending he just doesn't see?
去假裝視而不見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 這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 這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人要抬頭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看見天空的美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人要靠多少隻耳朵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聽得見求救呼喊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生命要經過多少的犧牲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會了解活著的可貴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 這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 這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