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認清自己勇敢築夢

   教育是教學生「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世界」,學校教育到底要教學生甚麼?常常有家長對學校教學表達不同意見,希望學校如此,或希望學校那樣,眾說紛紜也自成一家,如果學校沒有一套教育哲思,真不知把學校、學生帶往哪裡走?學校的教育應該不是讓學生走出校門,為找工作而讀書,而是要教孩子夢想與理想,教他們如何改變。

  沒有哲學的教育是盲的,學校教育應該教學生如何創造自我,進而改變這個世界,孩子要有夢想,學校宜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一起成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探索、發覺自己的興趣和優勢,當孩子還小時,如何幫助孩子發覺學習的興趣,找到學習的方法,慢慢地構築深厚的基本能力。在小學階段,知識的建構、邏輯思考、都是逐步培養的,必須是一步一腳印,才能竟其功。學習就像是建築金字塔,基礎要能廣要能深,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到了帶領自己的孩子時又希望孩子能輕鬆快樂,其實這是兩難的。雖然有很多學者主張,現在資訊發達,所有知識都上網就可以查到,為何還要記憶死知識?孩子只要學會上網搜尋,學會剪貼就可以了,就可以完成精美的"Report",這樣孩子會很有成就感。這是很多家長常常談到的意見,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但是深究探討,其實是「似是而非」的。

   認知是有一定歷程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這個過程缺一不可,學習過程所學的知識,初學如果沒有輸入與記憶,那頭腦裡是一片空白,如何反芻?如何理解?大腦裡沒有儲存,如何運用?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是多少成人世界的感嘆?學習是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教師的責任則是幫助孩子以各種學習方法,幫助孩子專注學習,探索書中的樂趣,找出自己的天賦所在,到高中階段就能勇於築夢,立定志向,勇於追夢。

  完成挑戰絲路萬里長征極限的林義傑,是在高中時發現自己的天賦,他最大的特質與勇氣是『說到做到』,他訂下目標,就著手擬訂計畫,一步一步前進,在過程中非常辛苦,但是因為是他自己的選擇,因為是自己選擇,所以他嚴以律己,每天早上五點半開始練跑,八點上課,下午繼續練習,日復一日,是紀律、單純、枯燥的生活,但是心中總有一盞明燈,達成他心中的夢想與理想。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從小改變增添能量

   想要變成飛上青天的鳥兒,卻總覺得少了一雙翅膀;想要建立好習慣,卻總抓不到竅門。其實,日常生活中常有這些難處,建立好習慣不只是和意志力有關,和正向思考關係更密切,習慣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穩定關係。

  一個小改變,能給自己嶄新的驚喜,養成好習慣的步驟有五:(商業周刊1243期)
一、幫習慣打分數:首先為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打分數,以釐清建立這個習慣對自己的影響度,讓刺激更強也更明確。分數以一至五的量表或一至十的量表表現之。
二、幫習慣下定義:具體寫出想培養的好習慣的內容。定義越清楚,執行的可能性越高。
三、目標工作分析:將目標拆解成幾個階段,分階段達成,感受到離目標越來越近,有助於維持動力。
四、訂定獎賞要點:擬訂一個犒賞自己的具體事件,幫助自己維持往目標前進的動力。
五、記下詳盡記錄:自己記錄成果,知道自己的進度,對自己做檢討與回饋。

  當養成習慣的過程中,若有短暫決的停頓、績效不彰,不要洩氣,喝杯水,繼續加油。





邱佩柔(2011)。商業週刊1243期。五大步驟養成A+好習慣。2011年9月19日-9月25日P130-132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一份平凡的堅持

  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內心的恐懼,否定自己可以不凡,有時,累了,想要放棄時,內心有一股聲音告訴自己,不要自我設限,如果自己不敢去想像,潛力就無法被激發出來。告訴自己,要相信,全力以赴。

   學英文一直是自己想要做好的一件事,以前遇到挫折就退而縮,現在,仍然想學,但是有點焦躁,因為單字明明已經出現過好多次,但是碰到時還只是似曾相似,無法正確的認識,還得再查。有人曾經告訴我,以上下文來聯想,稍微知道大意就可以,想想也對,此時讀書是一個意念,是興趣或是渴望的追求,又不是要考試用的,幹嘛要追求精準?也以此概念在讀英文,讀得辛苦也一樣進步緩慢,只是告訴自己讀就對了。

  前天和傑兒談了很多,他打電話來,問我在做甚麼?我說在讀英文,他又問讀甚麼內容,我說有關品格教育的教科書,他告訴我,如果讀得很累,改讀比較有趣的短篇小說或童話故事,而且真的把它讀熟,這樣才可以從書中享受文學的樂趣,也更能增進英文能力。掛上電話,望著眼前的英文書,探索思考自己的讀書目的,知識性的?休閒性的?或許源自於苦行僧的性格,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中,一直都在尋覓,也期望自己有所增進,因此讀書的目的有很大的工具性,就是希望永保前進的動力,對於知識性的涉獵,無日不敢或忘,也希望讓自己的頭腦保持在運轉的狀況,當然更希望因此讓腦細胞還能增生,或許它只是一個想像,也希望產生正向的能量。

  「人腦持續在學習,一生中都不休息,腦部的神經細胞跟心臟一樣,從未停止活動」,活動中的腦神經細胞的聯結會一直更新,人因此可以不斷改變。感謝上蒼,當自己累了,想放棄時,總是讓我閱讀到一段激勵人心的話,成為繼續前進的動力,自我超越是生命力的泉源,隨著思維的轉變,讓自己又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到圖書館借了「Alice in Wonderland」這本家戶喻曉的童話故事,翻開來,故事雖然有趣,內容也是耳熟能詳,但是發覺單字也不少,基於以往的工具性閱讀,讀的幾乎是學術性文章,對於童話故事、文學或生活篇章反而較少涉獵,還好篇幅不長,可以很快讀完;但是,讀了一遍再讀第二遍,仍然有一樣困擾,單字還是要查,想到自己真是有閱讀障礙而懊惱,此時看到有一位父親,為自己閱讀障礙的孩子念書,每本故事書要念三十五遍,他的孩子才能講,哇!三十五遍,多驚人的意志力,我再多讀幾遍吧,希望不用三十五遍,或許就可以讀會吧!

  低谷時,仍要仰望天空;定目標,持續向前進。挑戰自己,以一個高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磨銳自己的本能,在人生轉折處,聆聽自己心底的鼓聲,實踐內心的渴望,開創另一段新人生。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努力創造歷史

   在校園裡,每天和四百五十個學生面對面近距離的接觸,如何讓這樣的接觸,擴散、延伸、延續,不只是師生關係,更重要的如何讓學生有真實的內在感受?「感動」,應該是師生之間不可言傳的心靈溝通,也是學校存在的最大價值。

   以往,傳統的教育,講求權威;現在,教育講求創新;未來,教育更是從變革中,尋找核心價值,創造感動。現在的學校已不只是單純的師生關係,也不是只有追求學業、知識的增進,學校早已凌駕於學生外顯行為,更在意於內在心靈的豐盈,學校要傳遞的是發自內心的感動。

  台灣學校創校二十週年,回想當時篳路藍縷,台商披荊斬棘的創校歷程,有許多故事流傳下來,也有許多故事慢慢淡去,但是情感就像涓涓細流,雋永留傳,舊的故事縱然已流逝,但是新的詩篇不斷敘述,新的感動也持續產生,此刻的台校,所有台校人目光所注視的焦點,在眼前,傳遞未來希望。

   學校舞蹈老師即將離職,緊急召開國小部教師會議,研討替代方案,舞蹈課原本只是健康與體育的其中一部分,長久以來因為教師與課程的方便性,舞蹈單獨排課,每班級一星期一堂課,外聘教師授課,也因為外聘師資穩定性不足,常有銜接議題,加以小學部兼課教師大部分缺乏教育專業,班級經營薄弱,使得學生常規與秩序很難要求,學習成效始終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此次教師中途離職,使問題浮出檯面,也讓學校有機會思考課程的安排。今天和老師討論九年一貫課程,讓舞蹈課回歸到健康與體育,使得課程能有所統一,當務之急是由級任教師授課,長遠之計則應再增聘教師一人,讓小學部的師資結構可以有靈活調配空間,思考如何增聘教師,為台校注入活水。

   另外,學校文化的形塑,是經過長時間不斷醞釀的,一所學校走進校門就可以嗅出,這是一所活潑有朝氣、有紀律的學校,還是一所散漫的學校,從師生的行為舉止,就可以窺見端倪。長期以來,學校的集會總是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共聚一堂,期間年齡差距十二歲,心智年齡差異很大,因此各種活動很難兼顧各年齡層的發展與心智成展。從本學期開始將升旗與週會時間,小學部與國高中分別舉行,其目的是可以依照各年齡層分別設計活動與談話內容,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用心營造,應該會有不同的風貌。

   為了達成上述理想,本著「努力以赴」的心情,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從司儀、大隊長、旗手的選拔開始,如何鼓勵同學勇於嘗試,樂於服務,請東益主任利用一節體育課時間,全班一起訓練,看著學生練習,也看著老師指導,感受到說明、解釋和示範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在開始前如何將連續動作做工作分析,拆解成一個個小細節,訂定標準,讓學生有所依循;緊接者,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容小覷,有的同學、是仔仔細細,貫徹細節,有的則嘻哈笑鬧,心不在焉,經過一而再的練習,人才很快可以顯現。在練習中可以看到皓鈞,個頭雖小,那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用心,真是令人感動;奕霖雖是女生,也有不讓鬚眉的豪氣,表現可圈可點。

   學校教育,就是為學生搭建各種舞台,讓不同性向、興趣與能力的學生能夠在各種舞台中,展現其才華,增進信心。也期待學校能夠不斷編織各種故事,創造感動,讓孩子每天到學校都充滿希望,都 能感受到成就的喜悅。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政治事務與學校治理

  人生無法規劃卻可以準備。我們很難掌握機會甚麼時候會出現,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準備。像王建民在投球的時候,他無法預知甚麼時候會投出好球,但是他可以預做練習、準備,當條件俱備時,奮力一投,會是穿越天際線的好球。

  任何工作都需要準備,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所以準備的方法就是執行,我相信工作,更相信勤奮工作,不靠辛勤工作就想成功的人,無異緣木求魚;每個人在面對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時,相信自己的直覺 ,然後用一切的力量持續執行,就能證明它是對的。

  看到台灣最新出爐的各縣市長民調結果,到底人民需要甚麼樣的父母官?民之所欲與地方發展,如何找出平衡點?其實民調就像一面鏡子,真實反映民意趨向,但一味強調人民的感受,不一定是對的施政方向,縣市長的艱鉅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自己以及選民的視野兩者之間,取得一個交會點;雖然學校治理和政治事務不能同日而語,但是也有很多雷同之處,到底學生 應該學甚麼?教師應該如何教?校務發展指標應如何訂定?學生生活與學習應有怎樣的軌跡可循?學校責任、教師責任、學生責任、家長責任,每個群體都有應盡的責任,如何相輔相成而非相互掣肘,其中學問大矣。

  在台灣教育現場,校園裡,常為了導師、行政、科任教師到底應教幾堂課而吵翻天,導至於學校行政職務都沒有人肯做,只好在教師甄試時就講好,錄取後就要當主任或組長。其實行政工作的繁瑣不是一堂課或兩堂課所可以概括的,有時處理師生衝突、或學生問題行為輔導,甚至於親師衝突,都需 要不捨晝夜追蹤,期間所需的心血與時間很難量化。以及學校特色發展,從規劃到執行,如何以每週一節課或二堂課折算,大概都只能取其合理值罷了。奈何,目前很多學校因為數眾多的教師,斤斤計較於兼行政教師每周授課節數,必須和不兼行政的老師節數相當,加以行政決策又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意見,使得校務推展窒礙難行,兼行政變成是毫無尊嚴的工作,因此,大家視兼行政為畏途,一所學校行政人員如過江之鯽,更換頻頻,如何有一定的穩定性?這是政策面應該思考的事,是對的,就不應該妥協。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力量

2011.09.23中台科大實習學生到校






  不斷自我挑戰是成長的動力,人要活在當下,就要抓緊社會脈動以獲取共鳴。中台科技大學八位實習學生真的到校了,這種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動力真值得敬佩。上個月24日李校長、林學務長和鄭主任到校親自勘查,實際了解,九月二十三日學生就到了,此種動能就是學校進步的原動力,學生到來,在實習過程中一定要讓這些同學將理論與實務作融合,讓他們真的能充實智能,帶著豐碩的行囊回台灣。

  今天一傑打電話來,很難得孩子話匣子打開,談了很多,重要的是孩子告訴我,學習不要貪多務得,以學英語為例,千萬不要聽信說只要大概了解就好,很多人都說學英文只要上下文通了就好,不必每個單字都清楚;他要我如果真想學好英文,一定要將每個字都弄清楚,寧願進度慢一點,札實的累積,才能真正的學好英文。

  這對我而言,真是講到內心痛處,一輩子想把英文學好,總是功虧一簣,但是告訴自己不要放棄,前些日子,看到報導,延緩老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新事務,也為自己重燃希望,急性子的我,總希望能小跑步,以量來帶動能力,今天給自己的啟示是,慢慢來,一步一腳印,以對的方法才能做出成果。也告訴自己,要學好英文,必須把閱讀英文當作一種習慣,進而讓習慣成為執著,閱讀必須是一種執著,必須和吃飯、睡覺、說話一樣,一樣地有著心裡的生命,把事情做對。

  再告訴自己:基本功才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力量。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以硬目標挑戰自我

  親師座談會結束,又完成一件例行工作,雖然是年度必辦的活動,但是我們把它當成年度盛事,希望家長能擴大參與,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努力,也能建立共同的願景與核心價值。家長熱情參與,教師用心準備,這又是一個美麗的一天。

  下午,當大家都離開了,是一個寧靜的午後,馬來西亞的雨,來得急去得快,一陣大雨,為午後的天空抹上一絲清涼,太陽又露臉了,彷彿告訴人們,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心情也格外舒暢,告訴自己閱讀一些新的食糧吧!翻到了「硬目標」這書名,吸引我的駐足,它的副標題是:目標愈難,愈容易成功。好矛盾的思考邏輯!

  目標愈難、愈具有挑戰性,達成率比簡單目標更高。因為具挑戰性的目標才能夠激發潛力,跳出習慣框架,做到過去做不到的事情。書中談到的目標,不是例行性的目標,不是可有可無的目標,而是可以讓人做出大改變的「硬目標」,訂定目標之前,先問自己:我真的在乎嗎?這個目標值得我去努力嗎?
 
  回想自己人生的幾個階段,首先是再度回到學校進修,當年為了能夠順利通過插班考試,和二姐兩個人,每逢假日,就是帶著水壺和便當,一頭栽進課業中,如此苦讀終於實現自己內心的渴望-上大學。其次是,考校長,猶記得國小六十期校長主任甄試是在78年4月14日舉行,因此當年從農曆年大年初一開始準備,和嘉隆以及好友從大年初一開始埋頭苦讀,終於也如願以償,雙雙上榜。第三是,博士班考試,當下決心參與這高難度挑戰時,嘉隆告訴我,如果你真的要考,那麼你就公告周知吧。想想告訴別人我要去考試,如果沒考上,那多沒面子?可是嘉隆告訴我,你公開宣布展現決心,你才可能全力以赴,想想有道理,所以在行政會報上告訴同仁我要報考博士班,同仁瞪大眼睛說:校長,你想不開?我說是的,我想不開。因為進入大學殿堂是我夢寐以求的熱望,我公開預告,創造鮮明影像,自我激勵,終於經過二年準備,以第一名進入博士班。現在,再次問自己,接下來目標是甚麼?能夠訂下另一個硬目標,讓自己接受挑戰?也再度邁向另一個旅程?是的,繼續加油,可以的。


       硬目標書中揭櫫偉大目標的四個重要元素:「內心渴望」(Heartfelt)、「生動想像」(Animated)、「必達的急迫感」(Required)和「高度挑戰(Difficult),這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硬目標」(HARD Goals)」的原因。人生歷程,可以悠哉遊哉,也可以全力投入,如何選擇?端看自己的價值觀,擺脫傳統框架,為自己點燈,才能照亮更多人,這就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如此的午後,寧靜的校園,相信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可以一步步到位。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成功的基因-習慣

  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內涵本質性的東西光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同理,人,聰明才智其實差不多,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你要做的目標,化身成你每天做它的習慣。一個表現平平的人,和一個表現優異的人,他們的差異與才華無關,而是與基本原則和行為習慣有關,亞里斯多德也說,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可見一個人的慣性會左右一個人,會影響一個人最後的成果。習慣對我們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本性,左右一個人的成敗。


  一個好行為持續多久才能夠成為習慣?根據研究平均只要66天,就能成功培養出一個新習慣。習慣的巧妙之處,在於能使一個無心的情況,變成自動行動,當一個好行為持續夠久成為習慣,變成一種機制,就能在無意識下花最少心力表現出來,就能讓人擁有更多資源,去從事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上。


十九世紀英國作家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寫下四行詩:
Sow a thought and you reap an act;          播下一個思想,你將收穫一個行動;
Sow an act and you reap a habit;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
Sow a habit and you reap a character;      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個品格;
Sow a character and you reap a destiny.   播下一種品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小習慣只要持 續進行,就能匯聚成大改變的能量,這持續的力量終能成就大事,要養成習慣,依難易度需要十八到二百五十四天不等的時間,平均而言,需要66天,就可以培養新的習慣,而其中的步驟是,每天多花一點時間,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習慣,可能就是影響成功的關鍵。一個小改變,能給自己全新的驚喜,但是癥結在於,持續的力量,如何克服心理障礙?如何克服操短線的習慣?如何克服爭取速效的習慣?這些都克服了,習慣才能成自然,也才能真正喜歡去做,養成習慣。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種下一粒思想種子,成為行動,養成習慣,形成品格,成為命運,這一貫的過程,該深思,也該持之以恆,自勉之。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走出去更能認識自己

  人定勝天,這是以往人們在努力過程中,提出來互勉的話。沒錯,有些事可以克服萬難,但是有些事在破壞大自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大自然會反撲,臺灣九二一,當時即能看到大自然的力道,和大自然爭,老天爺總有一天會回敬回來的。

  看到頻傳的天災與工安事件,讓人感受到老天對馬來西亞的眷顧為何特別多?沒有颱風、沒有地震的國度,人民只要安穩的一步步往前走,自然就可以得到起碼的生活,不需要所謂居安思危、不需要擔心颱風來襲、地震恐懼,讓這一個陽光國度,顯現出安居樂與欣欣向榮。

  這兩天隔壁人家在整理住家,邀我參觀,馬來西亞住家環境寬敞已早有體會,當男主人告訴我說:住家五年了,該再整理了,接著為我介紹家中的陳設。參觀之後,讓我回想起臺灣的種種,臺灣地狹人稠,因此擁擠自不在話下,但是有多少家,住家住了五年就整理的,當然豪門例外。臺灣人勤奮打拼,勤儉持家,節儉儲蓄為子孫,哪捨得五年就將家裡重新整哩,如果十年整理一次就不錯了,感受到馬來西亞人活在當下,對自己要好一點的人生哲學。

  異文化的體認只能在身臨其境時才會感受到,在相同文化中,人有個別差異;在異文化中,文化差異,思考模式南轅北轍,有時只好先放下自己,才能真正的諦聽別人的聲音,也才能去揣摩每個人談話內容真正表達的含意,否則,雞同鴨講,不但鬧笑話,而且很辛苦。

  在不同文化的國度,和思考頻率不同的人生活共事,可以擦撞出很多火花,這是在原有舒適圈所永遠無法體會的,也只有走出來,走進不同的領域,才能重新盤點自己,感受外界對自己的觀點,調整自己的視野與做為。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學習新知 鍛練腦力

  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是這一年最大的收穫,有時候覺得這一年的生活真的有點像苦行僧,不過,勉勵自己,習慣就好。

  人,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設計的,幸福之一是可以貫性設計自己,為何給自己設計這樣規律的生活?規律的目的是甚麼?-照表操課,維持簡單。規律,多單調,但它可以邁向美好:在規律生活中比較不會胡思亂想;在規律生活中,腦袋比較能靜下來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在規律生活中,反而是創意的源頭;在規律的生活中能夠更專注於本業。習慣於規律或習慣於安穩?這兩種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此二條道路,告訴自己選擇規律吧!習慣了,苦行僧的生活也可以甘之如飴。在規律生活中工作,每天都可以改變一點點,相信投入,經過一段時間,可以讓很多事情產生質變。

   好萊塢老牌影星珍芳達,於今年五月份出席法國坎城影展,風迷全場,到底這位高齡七十的影壇長青樹有何秘訣?聽來簡單:運動、飲食,重要的是需要改變看待老化的態度,「老年不再是黃昏,而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段』。」

  人生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模式,要選擇哪一種?其一是「弧形人生」,這是傳統的人生概念,生命從呱呱落地開始,到中壯年達到高峰,然後走向衰老。其二是「階梯人生」,讓自己的生命一步步往前發展,向更高的境界邁進,現代人愈來愈長壽,更應該以階梯概念,看待年歲的增長。老化對身體的改變是很大的,但是保持常態運動,可以減緩這些改變。

  根據最新的報導,老年人要保持頭腦靈活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學新東西,例如新語言、玩新的樂器,哇!這擲地有聲的發現,讓自己幾乎想放棄的語言學習,又燃起了新的希望與新的生命,要讓自己過得精采,就要鍛練腦力,就要繼續學習、繼續、繼續、持續、持續....

  今天獲得的概念,或許並非甚麼新知,它可能也只是一個常識,但是重新拭去心靈的灰塵,只要內心有渴望,也能確實做到,即使視茫髮蒼,應該還能締造顛峰。學習新知,鍛鍊腦力,持續前進。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傳統與轉變 工匠與巧匠

   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在各行各業中,認真下功夫,收穫自然顯現。我們常說「匠心獨具」,指的是巧妙的心思與工巧獨特的藝術構思;而匠氣則是用來罵人的話,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先由工匠始不是一件壞事,具備起碼的工匠技巧,代表具備入門的條件,把自己視為工匠也是一種謙虛的態度,可以成為創作的底蘊,熟能生巧,從務實的動作切入細緻結構,則可進入巧匠的境界。

    任何的創作都要累積很多素材,隨著時間的遞嬗,素材慢慢融入、濃縮,成為一個創作的主體,這過程需要的是學習、練習、和實際經驗,透過不斷的練習和經驗的累積,技巧就會有驚人的蛻變,成為一種技巧的智慧,而這智慧必然經過長年實際工作經驗後才能擁有,千萬不要小看經驗。在創意訓練中或各種行業中,練習是無可取代的,不斷練習,不斷累積經驗,才能得到豐富的經驗。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時,其實是無法先做完整體的構思,有很多模糊的區塊,必須且戰且走,一邊作業,一邊發覺,必須將內心的渴望和自己做聯結,才能真正抓住問題的核心。今天高三班有四位同學來請假,理由是他們不具僑生資格,要回台灣參加學測,所以希望回台做最後衝刺。同學們想拼,學校應該給予高度的支持,畢竟大學入學考試對高中生是一件大事,和他們閒話家常,也給與打氣,並告訴孩子學測的計分方法,學測考五科,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每科滿級分都是十五分,其中國文、英文、數學單獨設科,而自然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社會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而各科除了級分之外,還有頂標、高標、均標、底標等概念,孩子對這些計分法雖然陌生,也聽得津津有味,最後和孩子約定,為自己的學測定目標,孩子大都訂在十四級分,為他們的雄心喝采,也期待孩子努力達成。

   接著孩子提到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希望利用藝能科自習,這真是大哉問,和孩子探討,一天九節課,加上晚自習或課後輔導,沒有任何休息,大腦負荷得了嗎?其實讀書是需要有方法的,讀書要有效率一定要適度轉化,讓頭腦休息,才能有效吸收,所以建議孩子在主科學習之餘,以音樂美術來平衡身心,以體育運動來調劑大腦的作息,這樣才能增進讀書的效能。以自己當年參加考試為例,每天一定去游泳一小時,考前一天也不例外,每當運東結束後,頭腦特別清醒,讀書特別有效,所以考試成績非常好。希望孩子能放鬆心情,讀書才能融會貫通,才有效率。孩子們加油,校長祝福你們。

服務概念如何應用於學校

「即使百分之九十九的客人都說服務品質優良,也要每天打電話追蹤,還有甚麼地方要改進。」「這是我們的工作,讓我來為您服務。」服務業的目標是做到零抱怨,從很多報導中可以窺見一家服務業的成功,就是打從心底做好服務工作,讓每個上門的客人都有受寵的感受,都得到最大的尊重。

  教育也是服務業的一環,服務的是未成年的孩子,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如何讓孩子喜歡你?尊敬你?這應該是每個老師所應思考的議題;但是傳統上,教師是天地君親師五倫中的一倫,地位崇高,怎能灣得下腰來做服務工作?基於此思考,很多的工作,無法像服務業一樣做到最細微,很難創造出感動,使得師生關係、親師關係、甚至於校園倫理關係,人與人之間總有Gap存在,無法做到無縫銜接,這中間的Gap 也就是現代教師還可以努力的空間,無微不至的服務,讓孩子喜歡上學,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學習意願。

 教育是服務業,此概念要能真正落實,必須基於尊重的前提,每個人都先尊重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而後尊重別人,體諒人與人間的差異,彼此互補。尤其是親師之間,行政與教師之間,為對方著想,為學生著想,多一分期許,多一份感激,讓工作氣氛在和諧愉快中進行,以快樂的大環境,可以讓疲憊消彌於無形,這就是學校、教師、家長都要加油努力的方向。

  有此體認,工作雖然辛苦,有時可能被誤解,都能夠自己化解於無形。馬來西亞臺灣學校,我來了,對個人而言,因為體制的關係,之前不可能來;離開公部門時,也不可能來,因為當時想要爭取的是package;現在來到臺灣學校,在時空上,對個人而言是最沒有負擔的時候,此時承擔「校長代表臺灣學校,臺灣學校代表臺灣」的責任,感受到那份內在渴望,臺灣是自己的故鄉,代表台灣應是任重道遠的。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以品質品味尋找願景與力量

   對於教育常常自我反省,自己總是擔心孩子沒有真正養成良好習慣?總是希望學校能真正負起責任將孩子教好,畢竟孩子的童年就是在學校過的,純真、無邪又天真可愛。中午小二班同學送我一粒葵花子,告訴我說,校長,這送給你,它可以吃,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是要剝皮吃的,我們邊討論這顆葵花子的名字,如何吃?孩子還問我說:它可以種嗎?它會長出新芽嗎?好一個問題,炒熟的種子是不會發芽的,而成熟的生果子,一粒種子,埋在地底下才會發芽的。多可愛的問題,也充滿了學問,值得探究。

   孩子對於日常生活總是記憶深刻,趙宣傲說:校長,有一天我們在夜市裡見面了,你還記得嗎?趕緊回答記得,孩子的問題是純真無邪的,他的問題有時候純然只是個問題,但是如何帶領他們永保天真與無邪,又能隨著年紀的增長不斷學習?這就是教育的責任,能看到核心問題,又有思考能力與人文關懷,讓孩子在成長中慢慢放大格局,終至於領先。

  教育講求品質,品質源自於個人的品味,在這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年代,說話不夠大聲,表達不夠強烈,不夠社會化,都很難得到關愛的眼神,但是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有著強烈的使命感,總是希望「孩子會更好」,總是將每一分力氣化為實踐的力量。因此教育應該是有理想,也實際;有要求,也寬容;有壓力,也鼓舞。教育就是那一份確切的理想,但是這理想不是長在溫室裡,而是生長於牆縫邊,泥濘上,慢慢滋養成長壯大的。

  這學期學校加強生活與品格教育,希望從每個小細節中,務實前進,重視每一個環節,升旗典禮,對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小學部,行進、排隊、站立,都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而互助合作;中學部,能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認識自己,團隊合作,尋找人生方向與目標,高中是立志 的年齡,不但要有方向也要有方法。「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讓同學漸漸了解其精義,也學會自我管理。

  教育要迎接新世代的要求,也要確保教育的核心價值,在專注中學習權變,在權變中堅持理想,在理想中實際、寬容又鼓舞。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在這裡我是異鄉人
   Sometimes with secret pride I sigh                     有時我私下嘆息
           to think how tolerant am I;                                 思考如何容忍自己;
      Then wonder which is really mine:                      我想認識真正的我
      Tolerance or a rubber spine.                              忍受或喪失勇氣。
                                                 by Ogden Nash 1936

  身為教育人員,我們正在向前行,雖然紛擾,也知道改變很難,我們還是努力向前行,做好基礎工程,建立教師與教師關係和好良好師生關係,型塑美好的行為習慣,這就是品格教育,這也是教育的核心。

  溫馨的友誼和密切的關係是活力的支柱,人與人之間不僅彼此寬容,還要信任、尊重和理解。我們要求的寬容非常小,例如,我們可以容忍,在火車上旁邊坐的人高談論闊,但不意味著我們尊重他。此外,如果我們一味的容忍,很多人就永遠不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些是不能容忍的。

Reference: Ogden Nash.(1936)"Yes and No" ( in the 1936 collection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平凡人也能成就不平凡

    看到這一個故事,內心充滿著感動。「一個人只要做好自己的平凡事,一生就不平凡了。」〈洪蘭。2011〉

  紐約市長曾經親自為一位要退修的下水道巡邏園舉辦一個盛大的歡送會,市民自動自發的來參加,州長也坐直升機來共襄盛舉。照說,下水道的巡邏員是一個平凡的工作,是紐約州一個平凡老百姓,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來送他呢?因為他把平凡事做到最好。

   他從到職第一天到退休,四十年間,不論復活節或聖誕節,都沒有一天不上班,一早起來就帶上安全帽,穿上連身塑膠衣褲,拿著手電筒去巡視曼哈頓的下水道,確保所有的抽水機都正常的在運作。記者問他:下水道這麼臭,為何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去上班?他回答說:地下是曼哈頓的心臟,所有管線、地鐵都在地下,只要有一台抽水機不運作,海水灌進來,抽水機就會短路,曼哈頓就會停電。全紐約市民的生命在我肩上,我怎麼可以不天天去查看?

  所以當他鞠躬盡瘁退下來時,紐約市民自動自發的來歡送他,感激他維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從這個感人的故事中,又再次告訴自己,把平凡的事做到最好就是不平凡。

  學校開學時,同仁跟我分享她和家長聯繫的心得與感受。這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同仁,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是非常受學校肯定、家長尊重、學生喜愛的老師。可是當她打電話和家長做開學前連繫時,有些家長很有禮貌,也很客氣;但是也有不少的家長是:『呃』一聲,感受到冷漠與無所謂,這是讓人很受傷的。畢竟每一個人活力的泉源,一部分來自自己的引擎,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工作的成就與肯定,在自我努力與外界肯定中交織成為源源不絕的動能。同仁的分享,我能感同身受,也相互勉勵,更讓我提醒自己,很多時候電話的溝通非常重要,畢竟隔著話筒,要靠聲音表達,言詞與聲調讓彼此看不見的對方,只能靠聲音傳達彼此的感受,任何事都應更熱情一點,因為那可以為人添加燭火,讓人持續發光發熱。


Reference:
洪蘭。〈2011〉。天下雜誌,凡人該怎樣不凡。474期,2011年6月15日。P38。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穿透與延伸

   穿透的力量源自於放下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個方式是日積月累而成的,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刻板印象,離事情的原貌越來越遠。人與人的相處何嘗不是如此?第一印像從接觸的第一秒開始,定型器同時出現,她是怎樣的人物,從此在腦海裡型塑,接著就是分類,喜歡、不喜歡,並貼上標記,標記出自己的喜好。

  事實上,人是有許多面向的,一個外表看似平靜的人,他的內心是澎湃的、熱情的;一個看來活潑外向的人,他也可能渴望沉靜片刻;因此,當人們雙眼接觸的剎那,我們內心的辨識系統除了立即作業之外,更應該連結到其他感官和情緒,思考自己的判斷,不要受自己的好惡所影響,必須要有勇氣和能力,找到新的解題方式,慢慢的,才能以客觀的眼光看事物,以新的觀點看世界。

  要改變自己主觀的意識,必須平靜的自我內向觀察,讓心靜下來,以穩定的思緒看自己的內心,檢查自己的評價機制,改變自己先入為主的概念,以另一種方式放下自己看外在,因為只有放下,才能清澈的看,才能純淨的思考,做專業的判斷。放下,才看得到。放下概念,放下自己,才能穿透事物,看到原貌。〈賴聲川,2006〉。其實要放下自己是很難的,因為放下的同時,也放下預設概念和判斷,放下原有概念所形成的安全感。因此,如何走出原有的舒適圈,放下自己的好惡、執著與偏見,回歸單純的境界與原點。

  每一次到新環境都告訴自己:歸零吧!重新開始,重新去看,重新建立關係,以純淨的思維和每個人建立新關係,這就是自己的一個處事或是生存原則吧?但是他看似單純,也是從跌跌撞撞之後才能有所領悟,告訴自己從零和開始,以正向的眼光看世界和人,很多的友誼或是工作能量也從新開機,重新連結,以純淨的關係進入當下,反而更容易打通渠道,通往意想不到的延伸。

   難得的假期〈大馬獨立日〉,享受著寬敞校園,鳥聲啾啾,涼風徐徐,昨夜的細雨醞釀出清晨的清涼。今天校園淨空,住宿同學回到了甜美溫暖的家園,獨行校園,感受到天地的浩翰與個人的微小,到了餐廳,工人正在安裝洗滌槽,期待下星期一,能讓同學清洗餐具更方便,用餐更愉悅。讓我向這些沒有假期的工人朋友說聲謝謝您。

Reference: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走向希望之路

   在變化萬端的年代裡,狐狸型的人,長袖善舞,看風向做事,能絕處逢生,看似身懷絕技;但是,也有像刺蝟型的人,則專注於一件事情和幾個大原則,有不變的價值體系,渾然忘我而不隨波逐流。專注於一件事,是刺蝟型的優點,儘管很多人同樣聰明過人,有的人能發揮影響力,有的人卻不行,差別在於專注與否。刺蝟型的人,表像上看起來單純,但是他們並非頭腦簡單型的人物,他們反而是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看穿複雜的表象,重視本質,其他一切則置之度外。

  今天和同事談話,讓我回想起博士論文,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來自科林斯的從A到 A+,裡邊對刺蝟原則有進一步的詮釋,從優秀到卓越奠基於三個重要面向:我們在哪些地方能達到世界頂尖水準?我們的生活引擎主要靠甚麼來驅動?我們對甚麼是充滿熱情?能夠理解這三個面向進而轉化成清純的概念,這就是刺蝟原則,也是邁向希望的指針。

   刺蝟型的人單純、專注且堅韌,而且能找出最有意義也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然後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就像那些百年老店的負責人,堅守住自己最了解的領域,逐步累積競爭實力。他們在競爭過程,一定有得有失,但是他們終究能把失去的轉換成另一個人生際遇。因此,當遇到人生低潮時,不用恐懼,不要自我設限,以『無懼』追求智慧,以不屈不撓的毅力,面對挫折,不退縮,繼續拼搏。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不要讓心中的恐懼,變成阻礙,讓自己裹足不前


  西諺有云:一個人知道往哪兒去,全世界都會為它讓路。走一條追求希望的路,以美麗的心境,為自己、為志業做出一點貢獻,只要在路上,永遠與希望同在。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創意源自內在的渴望

   創意能力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要不要的問題?真是如此嗎?到底甚麼是創意?是無中生有?是渾然天成?有道是:創意是一種遊戲。「我不知道世界如何看我,但是對我自己來說,我像一個小孩子在海灘上玩耍,打發時間,這邊撿一顆平滑的石頭,那邊撿一顆美麗的貝殼,同時偉大的海洋環繞著我,等待我去發掘」〈牛頓〉,從牛頓的話中可以說明遊戲對創意的重要,而想像力本身也是一種遊戲,當我們進行創意遊戲時,人生增添一份玩笑色彩,在遊戲進行中,充滿了各種可能,許多人、事、物彼此連結,創造新的意義和創意。

   在教學上,常常談創意教學或創造性教學,其實創造性教學是如何在教學資料庫中透過經驗捕捉靈光一現的剎那,經過一連串的經驗重新排列組合,運用想像力和組合力將經驗連結在一起,形成另外新的元素,那就是創意,所以說,方法的組合需要智慧和想像力來提升,而想像力也需要組合力才能有效運行,連結在自己內在慾望和想像中發酵,發現新的可能,產生新的元素。

  當一份工作做久了,難免會產生彈性疲乏,此時如何加入新元素,為自己加入活水源頭?就要看每個人對工作的態度以及對工作的期許。其實,教育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成長的個體,當我們面對的是對未來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或青少年,如何給予孩子新的世界新的眼光,端看教師自己一念之間。坦白說知識雖然浩瀚,但很多的原理原則在沒有被顛覆之前,是永遠不變的;但是如何將不變的原理用不同的方式闡釋,挑戰自己,也為自己增添活力,這就是創意教學,是運用不同的方法闡述相同的概念,如此教學才不會彈性疲乏,教學才有樂趣,也才有成效。

  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有一段付出的時間,此時段須要的是腦力、毅力和紀律,同時要有勇氣,很多事情最困難的就是開始,對個人而言,「做」就對了,做了才能知道結果,即使做錯了,也才能發現錯誤,才能改變修正,因為有些事情,在做之前必須學會做,是做中學。

   超凡的智慧能夠提出超凡的創意,智慧是經驗的累積,可以從生活中習得;而創意可以透過學習增加功力,創意有很多活水源頭,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源頭,捕捉剎那,執行可成為永恆。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談學習--循序漸進 切磋琢磨

  教學生學習「如何學習」,比學習的內容更重要,這句耳熟能詳的話,我想不盡然是全對。因為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與方法是不同的。例如:我們常說,給學生魚吃,不如教他如何去釣魚,給他方法,他自然就可以做好他應做的事情。此話應該進一步詮釋,對不同年齡層還是要有不同方法。對兒童而言,先要讓孩子吃到魚,感受到魚的鮮美,激發想吃魚的意念,然後才進一步教孩子,要吃到肥嫩得鮮魚,就要學會釣魚。這就是學習的步驟,循序漸進不躐等。

  學校是從幼稚園到高中的K-15學制,在這樣的環境中,要能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學會如何學習,還是要一步步的引導:

一、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先具體後抽象的發展概念,對於物體、形狀、大小等這些概念,必須
        以實物讓幼兒真正看到、摸到,才能感受到物件的特質,此時,學習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學階段的兒童,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其智力發展速度也深具特色,有些概念一定要釐
         清,要學習透徹,才能像金字塔一樣向上發展,因此學習內容要能理解運用,一定要熟
         習學習內容。知識學習歷程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這過程是循序
         漸進 的,缺一不可。
三、到了國中,心智發展漸臻成熟,學習「學習方法」幫助記憶、幫助理解,以達舉一反三的
        思考歷程,可以幫助學習速度與學習成果。
四、高中階段,要學習仔細聆聽,從聆聽中即時歸納整理,將課堂所學,整理出層次分明的筆
        記與知識系統,甚至以圖像或綱要的方式呈現出書中的架構,幫助理解與記憶。
五、大學階段,綜合前述學習方法之外,學習態度與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如何學習,建
        構與發展學習技巧、方法與能力;同時給學生分析、思考,表達意見,以及與人溝通和分
        享。
六、至於研究生的學習,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蒐集資料,整合觀點、發展論
        述、驗證假設和精準的文字表達相對複雜的概念,這些技巧對學術和實務工作都極為重
         要。

    學習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因生理心理發展之不同,目標不同、方法各異,禮記學記有言,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 學習是應該有方法的,學校教育首重傳授知識,每個階段都應傳授學習的方法和知識的重點,重要的是進一步學會探索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以逆向思考擁抱幸福

  一個人的生活張力到底是甚麼?在以往,常常談的是正向思考,其實,有時正向思考是由逆向思考而得。諸如:心念一轉,惡鬼也成福神;無所倚賴、無所期待;不責備、不束縛、要體貼。

  最近日本人氣作家僑田壽賀子,在阿信的幸福一書中,談及阿信的精神,發人深省。「阿信」因先入為主的概念,好像是受盡煎熬與磨難而終於苦盡甘來的典型代表;但是過程中著實是接受很多挑戰,終能關關難過關關過,且是充滿智慧的表率,其精神的菁華如下:
1. 滿懷真心的生活
2. 擁有不動搖的原則-核心價值
3. 擁有絕不退讓的信念
4. 理解親子關係
5. 深摯感謝的心情
6. 了解謹慎是女人的武器
7. 擁有自己才看得到的精神
8. 努力保持身體健康
9. 享受收放自如的人生
10. 點亮「忍耐」這盞燈
11. 探尋新的自我

   當年歲漸長,如何讓自己的精神不隨著肉體而老化,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精神愈來愈健康,上述幾點是需要慢慢品嘗、細細咀嚼的。

    因此,以減法才能找到幸福。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很多人在天平上一直往上加法碼,讓天平終有負荷不了的時刻,如果只是以加法來要求自己的人生,很快的腰彎了,背駝了,終至於成為一隻灰色的鳥。如何讓自己心中那根深柢固的慾望除去,將洋溢的熱情和冷卻的觀察力同時兼具,balance是幸福裡一個最重要的因子,因此,吃要八分飽,身體累了,要停下來休息,切記。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每個人都是一部電腦

  每個人都是一部電腦,儲存著所有生活中的點滴,所有看過、想過和生命中所關懷的一切情感、概念和愛恨情仇,當然也包含知識、思想、想像和感覺的片段,這些都儲存在自己的電腦檔案中,我們所擁有的這台電腦隨時在更新與儲存。

 「在創意過程中我們的頭腦確實像一台神秘的電腦,這台電腦平時自動收集並且在記憶體某處儲存這些檔案,這些檔案就是創意的原始材料;而在靈感產生創意的那一剎那,這台電腦有一種機制,知道該從哪裡抓出檔案,然後將這些不同的檔案組合在一起,形成創意構想。」〈賴聲川,2006〉創意的關鍵是內在電腦所儲存的一切以及電腦的作業系統,換句話說,也就是如何將所儲存的檔案找出來,合適的組合在一起成為新的元素。

  看到這段話,讓我發現到創意教學或創造性教學的新解,原來創造性教學源自於你的電腦儲存了多少有關教學的檔案,更重要的是這些檔案如何更新與如何形成作業系統。如果平常不斷收集、儲存新知,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學科、單元或內容,將電腦檔案資訊找出來,合適式的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和點子所以說創意教學不是無中生有,創意教學是專業與用心思索的結合。

  以這次學校幼稚園華語朗誦比賽為例,其實,一開始真的很擔心教師經驗不足,無法勝任,但是經過幾次研討,加上將以往擔任國與指導員時,對於語文科教學的實際經驗,和同仁分享,並實際帶領,同仁們真有慧根與用心,經過一些啟發,融會貫通,努力耕耘後,開花結果,有了美好的表現,幼兒上台落落大方,讓到場的家長大為感動,原來孩子這麼棒,老師如此優秀。

  經過這次努力,幼稚園教學又向前一步。也得到啟示:身為教育人員,我們必須檢視自己的檔案庫,整理自己的內心花園,到底存放哪些資料與靈感?如果內心花園任其荒蕪、雜草叢生,當然對創意有不良影響,因為花園內所栽種的花草或樹木,就是我們電腦作業系統可以取用的材料。我們是電腦的主人,我們在電腦中儲存各種資訊、加入各種程式軟體,我們就要運用作業系統,重新組合,融合成為新元素,形成創意點子,接下來就是運作與執行了。

Reference:
賴聲川,2006。天下財經系列。賴聲川的創意學,P76。台北。

明月清風遙寄祝福

  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天就是中秋節,這是在異鄉第二個中秋,已能安然自處,同時感受到時光的飛逝,真是一年容易又中秋。下午和同仁分享月餅、吃柚子,提前歡度中秋,也紓解同仁思鄉情懷,畢竟,年輕的孩子第一次離家,「思念總是在分別後」,在異鄉遙望蒼窮,看著天邊的月色,思念遠方的家人,也才能感受到親情的可貴。何以人們總是在離別後,才能越發清晰的憶起親情的可貴與親人骨肉相連的掛念?難道是:天道有常,從古到今很難事事圓滿?

  蘇軾的水調歌頭,對月亮有一番描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遙寄千里之外的思念給家人、親人、師長、朋友。


   李白 月下獨酌,又是一番情境: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此詩中,李白筆下是:雖然他行單影隻,其實他並不覺得寂寞,即使是一個人在喝酒,也還有月亮和影子做伴,並不覺得冷清;但是詩人內心的孤寂,在對影成三人中,月亮和身影更應襯出他內心的孤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傳唱千古的古詩,詩仙李白,在月圓的時刻,縈繞千萬里的思鄉情懷,千古皆然,望著天上的月亮,低聲吟唱:「微微的風是否聽見, 聽見我低語 ,訴說從前,思念像浪潮不退祛, 就在眼前,分不清是雨還是眼淚,今夜,月亮,拜託你,傳遞那一份思念,遙寄千里的祝福」

   今天是中馬區台商會長交接的日子,蔣會長致電邀約,為交通不便,未克前往恭賀,些許悵然,只好寄語月亮為我傳達一份祝福。突然間師專時代喜愛的「中秋怨」一歌,突然間詠上心頭:月兒圓,月兒亮,月兒今向誰家亮?我沒有兄弟,我沒有爹娘 我沒有家,我沒有鄉。金風穿我亂髮 涼露透我薄裳,盈盈淚眼,預閉還張,往事一幕幕印在月上。月兒,月兒,為何這麼光亮?照我慘白瘦臉,照我寸寸愁腸。同是中秋,同是月亮,昔日天倫敘樂,今宵變作孤獨淒涼。淒涼!淒涼!

  霎時停止,提醒自己,那只是一首抒情的藝術歌曲,不要將自己的情緒陷入那泥淖中,我相信:I believe I can fly, 以此為自己增添活力,讓自己活力飛揚。今夜,月亮,請將我的祝福捎予我要祝福的人。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幼兒華語創意朗誦


2011年9月10日幼稚園朗誦比賽工作人員合影

評判老師合影

小朋友創意上台



創意從何而來?來自生活。這應是最簡單的答案。
誰可以擁有創意?人人。只要你有心。
創意是憑空而降的嗎?不。她來自於擁有該領域的基本能力。
創意的產出源自於需求與表達。創意源自於構想與執行、內容與形式、智慧與方法。

    任何創意如果只有智慧沒有方法,就無法具體表達出來。以今天幼稚園朗誦比賽為例,缺乏基本知能,就產生不了方法,如果沒有方法,就無法展現出創意的內涵。今天,孩子們上台了,各種創意造型,源自於美學概念;朗誦本身語音語調與文學詮釋,源自於文學修養與語文能力;動作表情的表達,源自於肢體語言與美學,這一切,強調的是創意來自基本能力,將基本能力逐步深化,演繹出最好的表達方式,結合所有情感、思維與表演,成就了孩子台上的表現。
   創意創作人賴聲川先生說:『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個題目』,出題須創意,解題也須創意,就是智慧與方法的結合。今天我們要給孩子學習成就感,培養孩子面對人群的勇氣,舉辦了此次的朗誦比賽,如此簡單的題目,創造了挑戰,教師們尋找複雜且深度的解答。過程中,我們有集思廣益,有個別創意,為的就是尋找解題,以發現孩子內在的潛能。朗誦比賽順利舉行,幼兒表現可圈可點,我們上了一堂創意課程,此課程是自我摸索的挑戰。

    創意的湧現來自『自我內在的聲音』,激發潛能的極限,因為我能、因為我要,所以點子一點一滴呈現,匯集而成,成就今天孩子的表現。老師,謝謝你。

   比賽前到幼稚園看看,看到一幅讓我感動的畫面,二位大班的小朋友,一男一女,二人面對面自我練習,你說完換我,我說完換你,一直練習,當時,老師不在場,就孩子自己練習,一次次的練習,孩子才六歲,能夠互相幫助,不斷練習。為了不打擾孩子練習,走到遠處看著他們,欣賞孩子的純真與努力。看此畫面,除了感動,也讓我感受到,有些因子是從小就具備的,而且人人不同,這就是先天因素說。孩子有了先天能力與特質,我們再給與後天美好環境,應該可以培養出優秀人才,從活動中,又再一次看到教育的責任。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成功的DNA-確實做好每個小細節

框不住的夢想

有夢最美
一種渴望
一股專注
每個夢想
      都
值得被激賞

  在夢想與幸福的背後,是一次又一次的堅持,是一次又一次的觸動,夢想,觸動改變的可能,而改變原自於源源不絕的思緒。

  散步運動是日常功課,每每在運動時,看著天上皎潔的星空,看夜景,吹涼風,何等舒暢,此時很多的主意與思考,自然而然的蹦出來。白天,工作瓶頸,此時,思緒源源汨汨流,那是能量的泉源,也是活力的源頭,捕捉剎那成為永恆,如此美妙,何等愜意;同時告訴自己,緩步前行,只要不停頓,終有達成的一天。

  常常很多想法,多希望能達成做到,可是,學校是一個群體,概念的形塑,共識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發酵的,每個意念、理想與願景,當靈光一現時,必須捕捉,反覆思考,成為具體構念,而後說明、分工執行,一點一滴前進。每次修正,都會感受到越來越美好,尤其是當團隊一起貢獻能量時,沛然之氣,常會超過預期,這證諸團隊力量,團隊合作其力斷金,只有身歷其境才能感受,也才能欣賞。

  本校幼稚園第一次舉辦童詩朗誦,經過二次彩排,同仁集思廣益,修正,每個細節都由不同的人員負責,大家都非常投入,也非常用心,每一次都感受到成長動力,更體會大家的用心,也讓自己感染了年輕生命力與靈魂,其實每個人的能量是無限的,就是需要一把關鍵的鑰匙去啟發。從這次活動準備過程中,我要告訴幼稚園所有夥伴,同仁們,大家真的很棒;我也要告訴全校同仁,全力合作,橫向聯繫與支持,臺灣學校發展契機是未可限量的。

一次次的努力,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秀,這力量的匯集是無形的,但成果是美好的,從這些經驗中,我們體會到:大家都是平凡人,把事情想通了之後,不需要太自我膨脹,也不需要太自我卑微,就是老老實實把事情做好。

尋找兒童寧靜的心靈

  靜,是培養孩子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南懷瑾〉。靜,是專注的先決要素,對孩子在學業及情緒管理有莫大的幫助,寧靜致遠是眾人皆知的道理,在靜、定的狀態下才能開啟智慧。

  很多時候,成人都認為孩子好動,喜歡熱鬧很難安靜下來,於是任憑兒童笑鬧、喧嘩,加以,電視影音的氾濫,讓人們性格上變得急躁不安,很難靜下心來專注於一件事情上。其實,兒童的天性是寧靜的,新生兒吮著腳趾頭凝望天空,長時間沉思,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畫面,也是常見的畫面。因此,如何引導兒童使其身心靜定下來,與天地自然合而為一,讓兒童內在的潛能甦醒與開發。

  我們常在畫作中看到嬰兒圓潤臉龐,透露著寧靜與安祥,這告訴我們,兒童天生是愛好安靜的本性,『孩子有安靜的本性』,這就是孩子內在的心靈。如何讓這內在的本性得到充分發展?是該好好思考,讓孩子擁有適當的情緒,使其身體與心志能夠得到練習,孩子才能愉快而和諧的成長。

  人塑造環境,環境會回過頭來塑造人,學校是一個經過精心安排的學習環境,如何形塑溫馨有朝氣又和諧的學習環境,將兒童心智巧妙地統整起來,此時,靜、定的工夫,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不二法門;靜、定的環境,能幫助孩子展開心靈,讓孩子心靈安靜下來,學習聽,學習感受,如此對孩子心靈成長有很大的意義。

  開學了,學校來了很多新生,校園裡熱熱鬧鬧的,感受到孩子的活力,也警覺到教育教育的重要,本週,推展輕聲細語,不奔跑喧嘩,主要是希望安靜學生心靈,也思考如何讓學生靜下來。「從遊戲中安靜下來」、「安靜的遊戲」是很好的方向,從安靜遊戲中讓孩子發現寧靜之美,從過程中培養肢體控制能力與專注力。

  故事:有一個農夫在稻草堆中遺失了一只金錶,遍尋不著,他焦急得找得滿頭大汗,此時來了一群小朋友,農夫請小朋友幫忙,小朋友嘻嘻鬧鬧的,熱情幫忙,仍然找不著,最後,大家都放棄離開了。此時,有一位小朋友回到現場,靜靜坐下來休息,當眾人離去了,稻田裡恢復寧靜,不久這位小朋友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從稻草推中發出,她終於發現了這只金錶。

  以上述故事為藍本,請教師在課堂上設計安靜的遊戲,在教學中實施,讓孩子學習定靜與專注,幫孩子找回心靈的寧靜。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點亮自己 照亮別人

  『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發光體,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這是一個多美好的境界啊!

  以前我們常說老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如此又嫌悲壯,畢竟新時代有新思維,要能照亮自己同時照亮別人,這樣生活才有能量,否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不是現代人所能接受的。

  身為教育人員,要有理性,知道教育的核心價值,盡全力往理想邁進;身為教育人員,更應兼具感性,為自己添加活水泉源,如此才有如夠的能量,為永續路徑而努力。有時問自己,工作能量來自哪裡?其實有些事是沒有確切理由的,感覺上有一股力量在呼喚著自己,就是往前走,不要停下來,就是投入。

  最近寶珠正準備博士候選人考試,她要閉關準備,她說:人就是要往前走,直到走不動了,才是休息的時候,我就是要一直走。她的豪邁與執著也感染了我。去年來到馬來西亞,遠離台灣熟悉環境,來到迥然不同的國度,感覺是陌生的,甚至有隔離的感覺。慢慢地,臺灣學校的一切,雖然不是全然融入,但是,發現了改變的力量,教育的理想、哲理、方法,與人為的設計,一切都在質變,朝向正向穩定方向發展,工作是快樂的,往前走、一直走、調整風帆,可以發現更美麗的風景,這就是樂趣,這就是挑戰,當然那也是一種成就。

  為自己點燈,點亮〈Light Up〉自己的心扉,生活是可以增添幾許情趣與希望。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I Believe I Can Fly

  一早,翻開商業周刊,看到這首歌的歌詞,覺得這是美好一天的開始,「我相信我能展翅高飛」:生命中有我必須完成的奇蹟,但首先我得從心裡做起,我該相信他,只要我明白,我就做得到,甚麼都不成問題。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I think about it every night and day
Spread my wings and fly away
I believe I can soar
I see me running through that open door
I believe I can fly

See I was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down
Sometimes inside us, it can seem so long
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
But first I know it starts inside of me

Could I believe in it?
 If I can see it, then I can be it
If I just believe , there's nothing to it

  夢想是一個魔術師,它能變成一座梯子,它也可以變成一對翅膀,讓人展翅天空,化不可能為可能。天空有多高?天空的尺度在我的心中,丈量天空高度的那把尺,是個人的夢想,生命的美好是因為擁有夢想,築夢需要智慧與毅力,築夢也需要企圖心與執行力。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生命的哲學

    如果說,生命是一堂堂學習課,自己到底學了甚麼?過去的模式還能繼續嗎?這樣的模式還能走多久?盤點自己,甚麼是最珍貴的?甚麼是虛幻的?應在意甚麼?甚麼是不需在意的?維持自己的初衷,不要在意外界世俗的眼光與想法,按照自己的心念把事情做好,緊抓住生命的核心,在每次的挫折中看到改變的必要,尋找改變,看到未來的「變」,才能讓生命翻轉。

  以真誠、真心相待,是為人處事一貫的原則,在職場打拼究竟是為了時麼?為了養家活口?此時已非工作的目的與本質;為了追求理想與信念,自己的本心與初衷,是以服務為目的,諸葛亮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悲壯,在現代人看起來是非常不值得的,人生苦短,何須如此虐待自己?但是,轉念間,能工作是一種福氣,這表示自己身心健康,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與孩子相處,看到的是希望,體會的是純真,為自己加油,也為孩子點燈,多美好的事情,只要我能,鞠躬盡瘁何嘗不是人生美事一樁?

  「內心修養與外顯能力同時並進」,才能夠有效的做對事,精準的執行,也才能把機會變成成功的基石。因此,涵養洋溢的熱情與冷澈的觀察力,是需要隨時培養與保持的。告訴自己以『冷靜的眼,激發客觀檢視的勇氣』以及『火熱的心,散發鼓舞人心的熱情』。本於此,堅持理想,做對的事,說該說的話。

  幼稚園要辦理第一次華語朗誦比賽,今天第一次彩排,看到同仁的用心深感欣慰;但是因自己最近的忙碌而疏於和同仁對話,有些地方還可以再精進,本於做對的事、說該說的話原則,和同仁針對今天彩排細節詳加討論:諸如朗誦的方法、上下臺設計、服裝穿著、教師之間分工、孩子怯場處理、秩序的維持與管理、上下臺禮儀、競賽賽程設計等詳加討論,經過討論,相信可以不斷精進。

心靈轉彎處--論品格教學

  老師是藝術家也是教練,引導年輕學子。教師是藝術家,不是科學家,因此教師要能承諾:教學不能產生化學變化;教師比較像畫家、音樂家或是園丁,必須讓自己進入;教師也要了解,教學沒有長久的規則,要能寵愛自己的工作、學生和自己。

  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具備六E能力,重新設定自己,教導道德方向,需知,道德教育是藉由教師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相互影響。以下六E描述教師如何提升學生道德發展:
Example 榜樣
  道德讓我們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表現相信看到的和聽到的,孩子探索成人的行為表現,並從師長的行為中選擇、檢驗堅如磐石的基礎。身為教育工作者,經常將角色反映給學生,做為學生的典範。
Explanation 解釋
  為了讓學生具體瞭解美德和道德生活,必須提供解釋,解釋甚麼是好的行為,以及其重要性。
Ethos, or the Ethical Environment 氣質或倫理環境
  教室或學校是一個倫理社群,教師要致力培養社會特質的社群,讓學生在團體裡闡釋其感受,讓學生從自然環境中進入良好環境。
Experience 體驗
  品格是發展仁慈和誠實,關係我們整個生命,帶領學生成為道德的行動者。
  美德不只是參與活動,道德行為是從服務中產生,從做好簡單的事情開始,從實務中學習。
Exhortation 規勸
  品格教育重是心靈,在實踐中不但要解是、以身作則,也要得到啟發。老師從言教開始,進而闡釋,優秀老師以身示範,卓越的老師給予鼓舞激勵。鼓舞讓孩子變得更好,是道德成長的關鍵。讓孩子成為學業成就以及對班上貢獻同時並進。
Expectation of Excellence 卓越的期望
  教師在教學時要能聚焦在學生的學習上,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並樂於學習。

  能做到以上幾點,在學生學習上給予關注,因此,優秀教師有如下特質:
     優秀教師像教練或顧問般服務學生。
     優秀教師了解學生興趣,能給與啟發和激勵。
     優秀教師能承擔和奉獻,堅定的關注學生、學校、教學和專業。
此三種特質講求師生關係,勝於知識和技巧。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永保前進的動力

  中國知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於高齡92歲時寫了一首「寬心謠」,讀來發人深省: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其質樸用字與意涵,在煩擾的日子裡,讀來感受格外深刻。

  人總有欲望,這是好事,因為那代表的是年輕的心境,常言道,「萬事難求總覺好,但到如願也平常」,有時,回顧以往,年輕的心靈,有著許許多多的願望、志願、理想,在攀爬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努力,一次次的挑戰,雖然辛苦,卻也其樂融融,原來工作歷程就是自我實現的歷程,纍纍結碩果,是需要勤加耕耘、施作的。

  近日恩師張鈿富院長到訪,給予鼓勵與期許,希望能永保前進的動力--勤加耕耘寫作,不要中斷或放棄,這猶如暮鼓晨鐘,頓時警醒。身為教育人員,在教育現場上有許多及待解決的事物,可以透過研究歷程,洞察問題緣由,尋找解決方案,讓學生能夠更快樂有效學習。

  今日閱讀有關成語教學的研究報告。成語從個別字義很難表達全貌,成語涵蓋的是字面和象徵意義,兒童時期學習成語,不論是口語或文字,都會有長足的進步。一個人的成就,從兒童期開始奠基,雖然將來他們是學術成就或技術成就不一而足,但是學會隱喻與人文素養,人生會比較幸福,如何在孩童時期培養期探索文字的興趣?是本學期的工作重點,願和所有教師同仁齊探討,帶領孩子,藉由學習,讓孩子的生活更豐富,視野更寬廣。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教師力量微小 卻最巨大

  開學了,學校又恢復了昔日的笑靨,孩子穿梭在校園裡,增添了無數的活力與朝氣,校園是因為孩子而存在的,又再一次深刻的體驗。

  學校是一個經過設計的團體,有團體規約、有制式課程、有固定作息;但是,學校卻又是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地方,充滿著創意,如何讓孩子在校園中勇於探索自己的天賦,展現非凡的創意和想像力,勇於冒險,這些都是學校所應思索的地方,讓孩子來到學校能夠快樂的生活和樂於學習。這是學校的責任,而教師身居教育第一線,是學生在學校的家長,老師要帶給學生的是身教、是典範。

  開學了,和同仁互勉,期待學校提供的是一條「引領學生豐富精彩」的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走過最幸福的路,是跟隨的路,讓我們引領學生走穩每一步;我們走過最喜樂的路,是依靠的路,讓我們的臂膀成為學生前進的基石;捨己,路卻更寬廣,放手,孩子更平穩;超越、想像,生命更豐富,人生更精彩。讓我們並肩齊步,走這一條引領的路。

  課堂上,教師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孩子能夠了解概念,更希望孩子能夠真正學會,評量概念於焉產生。老師認識學生、定義學生的方式,很多時候是以一張張考卷的分數呈現,但是,師長們,切記!還有比埋頭改考卷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好好觀察學生、協助學生探索自我、發掘學生天賦。

   教師必須具備核心理念、價值,專注和熱情,才能夠點亮孩子心中的蠟燭,讓孩子發光、發熱,也就是指引孩子,激發孩子學習的渴望,幫助孩子找到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