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是培養孩子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南懷瑾〉。靜,是專注的先決要素,對孩子在學業及情緒管理有莫大的幫助,寧靜致遠是眾人皆知的道理,在靜、定的狀態下才能開啟智慧。
很多時候,成人都認為孩子好動,喜歡熱鬧很難安靜下來,於是任憑兒童笑鬧、喧嘩,加以,電視影音的氾濫,讓人們性格上變得急躁不安,很難靜下心來專注於一件事情上。其實,兒童的天性是寧靜的,新生兒吮著腳趾頭凝望天空,長時間沉思,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畫面,也是常見的畫面。因此,如何引導兒童使其身心靜定下來,與天地自然合而為一,讓兒童內在的潛能甦醒與開發。
我們常在畫作中看到嬰兒圓潤臉龐,透露著寧靜與安祥,這告訴我們,兒童天生是愛好安靜的本性,『孩子有安靜的本性』,這就是孩子內在的心靈。如何讓這內在的本性得到充分發展?是該好好思考,讓孩子擁有適當的情緒,使其身體與心志能夠得到練習,孩子才能愉快而和諧的成長。
人塑造環境,環境會回過頭來塑造人,學校是一個經過精心安排的學習環境,如何形塑溫馨有朝氣又和諧的學習環境,將兒童心智巧妙地統整起來,此時,靜、定的工夫,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不二法門;靜、定的環境,能幫助孩子展開心靈,讓孩子心靈安靜下來,學習聽,學習感受,如此對孩子心靈成長有很大的意義。
開學了,學校來了很多新生,校園裡熱熱鬧鬧的,感受到孩子的活力,也警覺到教育教育的重要,本週,推展輕聲細語,不奔跑喧嘩,主要是希望安靜學生心靈,也思考如何讓學生靜下來。「從遊戲中安靜下來」、「安靜的遊戲」是很好的方向,從安靜遊戲中讓孩子發現寧靜之美,從過程中培養肢體控制能力與專注力。
故事:有一個農夫在稻草堆中遺失了一只金錶,遍尋不著,他焦急得找得滿頭大汗,此時來了一群小朋友,農夫請小朋友幫忙,小朋友嘻嘻鬧鬧的,熱情幫忙,仍然找不著,最後,大家都放棄離開了。此時,有一位小朋友回到現場,靜靜坐下來休息,當眾人離去了,稻田裡恢復寧靜,不久這位小朋友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從稻草推中發出,她終於發現了這只金錶。
以上述故事為藍本,請教師在課堂上設計安靜的遊戲,在教學中實施,讓孩子學習定靜與專注,幫孩子找回心靈的寧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