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百分之九十九的客人都說服務品質優良,也要每天打電話追蹤,還有甚麼地方要改進。」「這是我們的工作,讓我來為您服務。」服務業的目標是做到零抱怨,從很多報導中可以窺見一家服務業的成功,就是打從心底做好服務工作,讓每個上門的客人都有受寵的感受,都得到最大的尊重。
教育也是服務業的一環,服務的是未成年的孩子,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如何讓孩子喜歡你?尊敬你?這應該是每個老師所應思考的議題;但是傳統上,教師是天地君親師五倫中的一倫,地位崇高,怎能灣得下腰來做服務工作?基於此思考,很多的工作,無法像服務業一樣做到最細微,很難創造出感動,使得師生關係、親師關係、甚至於校園倫理關係,人與人之間總有Gap存在,無法做到無縫銜接,這中間的Gap 也就是現代教師還可以努力的空間,無微不至的服務,讓孩子喜歡上學,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學習意願。
教育是服務業,此概念要能真正落實,必須基於尊重的前提,每個人都先尊重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而後尊重別人,體諒人與人間的差異,彼此互補。尤其是親師之間,行政與教師之間,為對方著想,為學生著想,多一分期許,多一份感激,讓工作氣氛在和諧愉快中進行,以快樂的大環境,可以讓疲憊消彌於無形,這就是學校、教師、家長都要加油努力的方向。
有此體認,工作雖然辛苦,有時可能被誤解,都能夠自己化解於無形。馬來西亞臺灣學校,我來了,對個人而言,因為體制的關係,之前不可能來;離開公部門時,也不可能來,因為當時想要爭取的是package;現在來到臺灣學校,在時空上,對個人而言是最沒有負擔的時候,此時承擔「校長代表臺灣學校,臺灣學校代表臺灣」的責任,感受到那份內在渴望,臺灣是自己的故鄉,代表台灣應是任重道遠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