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法規劃卻可以準備。我們很難掌握機會甚麼時候會出現,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準備。像王建民在投球的時候,他無法預知甚麼時候會投出好球,但是他可以預做練習、準備,當條件俱備時,奮力一投,會是穿越天際線的好球。
任何工作都需要準備,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所以準備的方法就是執行,我相信工作,更相信勤奮工作,不靠辛勤工作就想成功的人,無異緣木求魚;每個人在面對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時,相信自己的直覺 ,然後用一切的力量持續執行,就能證明它是對的。
看到台灣最新出爐的各縣市長民調結果,到底人民需要甚麼樣的父母官?民之所欲與地方發展,如何找出平衡點?其實民調就像一面鏡子,真實反映民意趨向,但一味強調人民的感受,不一定是對的施政方向,縣市長的艱鉅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自己以及選民的視野兩者之間,取得一個交會點;雖然學校治理和政治事務不能同日而語,但是也有很多雷同之處,到底學生 應該學甚麼?教師應該如何教?校務發展指標應如何訂定?學生生活與學習應有怎樣的軌跡可循?學校責任、教師責任、學生責任、家長責任,每個群體都有應盡的責任,如何相輔相成而非相互掣肘,其中學問大矣。
在台灣教育現場,校園裡,常為了導師、行政、科任教師到底應教幾堂課而吵翻天,導至於學校行政職務都沒有人肯做,只好在教師甄試時就講好,錄取後就要當主任或組長。其實行政工作的繁瑣不是一堂課或兩堂課所可以概括的,有時處理師生衝突、或學生問題行為輔導,甚至於親師衝突,都需 要不捨晝夜追蹤,期間所需的心血與時間很難量化。以及學校特色發展,從規劃到執行,如何以每週一節課或二堂課折算,大概都只能取其合理值罷了。奈何,目前很多學校因為數眾多的教師,斤斤計較於兼行政教師每周授課節數,必須和不兼行政的老師節數相當,加以行政決策又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意見,使得校務推展窒礙難行,兼行政變成是毫無尊嚴的工作,因此,大家視兼行政為畏途,一所學校行政人員如過江之鯽,更換頻頻,如何有一定的穩定性?這是政策面應該思考的事,是對的,就不應該妥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