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1
正確與否的哲思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達哥拉斯曾說過一個故事,以說明面對一件事,卻有好幾種不同的看法時,如何判斷?怎樣的看法才是合理可以接受的。
現在很多人談critical thinking,在投入理性思考過程中,必須面對一個嚴肅問題,就是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對事情從不同的立場思考與解讀,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到底哪一個想法才對呢?
普羅達哥拉斯說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教辯論的老師收了一個學生,他和學生約定,學生先繳一半的學費,另一半學費等老師教會他辯論之後再繳。甚麼樣的狀況才叫教會呢?,師生又做了約定,那就是當學生到法院和人打官司,官司打贏了,就叫做教會,學生就要付另一半的學費;若是官司打輸了,那就表示沒教會,另一半的學費也就不用繳了。
協議之後,老師開始上課教辯論術,沒想到學生學會之後,跑掉了。老師找到學生要求付另一半學費,學生不付。老師很生氣地跑到法院告學生,對學生說,不論官司輸贏,學生都要付錢。因為若是他告贏學生,學生敗訴,學生就要付學費給老師;如果老師告輸學生,那根據之前的協議,學生勝訴,表示學生學會了辯論之術,學生就必須依之前的約定,付學會辯論後的學費。所以不論官司輸贏,學生都一定要付費。
學生想了想,說:不對。因為不論老師是輸或贏,他都不必付錢。因為若是老師告贏了,學生輸了,按照當初的協議,學生打輸官司,表示老師並沒有教會學生辯論術,因此學生不必付另一半學費;若是老師輸了,那學生勝訴,既然勝訴,那就更不需要付那一筆錢。所以不論老師輸或贏,學生都不需要付錢。
老師和學生的問題最後如何處理,不是故事的重點,但是他讓人們在投入理性思考過程中,面對嚴肅問題,就是每個人對問題切入的點不同,產生差異或對立,到底哪種方法才正確?
當組織充斥各式的辯論,是非對錯眾說紛紜,甚至強詞詭辯,如何判斷怎樣的看法才是合理或正確的,這不只是哲學家的議題,也是職場上每個人都須面對的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