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7
從幾個問題看教育
近日有幾則教育新聞,值得教育界深思。
首先,今年度英聽成績出爐,大考中心統計,104學年第一次英聽測驗,12.7萬人到考,但拿到最高等級A的考生只有17%,且有明顯城鄉差距,北區近20%拿A,東區不到10%,離島只有5%;且東區及離島逾半學生拿較差的C、F級。大考中心公布105學年度第一次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和104年相比成績兩極化,獲得最高分A和不合格F的學生都明顯增加,中間B等級大幅下滑,從這數據,可以發現中級大幅下滑
大考英聽成績城鄉差距巨大。
高中英聽測驗成績分「A」、「B」、「C」、「F」四個等級;幾乎完全聽懂並理解的考生得A,大致聽懂得B,約略聽懂得C,僅聽懂少部分得F未通過。105學年度第一次英聽測驗有11萬9076人報考,大考中心統計,今年得A的考生有2萬2930人占19.26%、B級4萬3849人占36.82%、C級4萬5810人占38.47%、F有6487人占5.45%;A的考生增加1306人,B大幅減少1萬1300人,C減少349人,F增加2405人;最高和最低兩端都增加,中間人數大幅下滑。數據指出,英聽成績存在城鄉差距;「區域差異是既存事實」,但經濟、教育資源和所得分配都有差異,考試成績顯現另一個差異的事實,教育行政應思考如何「減少差異」。
第二個吸引我注意的教育新聞是「創客扎根
高中職將設實驗室」。報載,教育部砸兩千萬元,在北高兩地打造「創業自造基地」,鼓勵大學生當Maker(創客),未來五年要在各縣市高中職設置創客實驗室。由大學端領頭「大手牽小手」,帶領社區高中職推動創客精神。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政府推動「創意自造五年計畫」,讓全國廿二縣市五年內至少有一所高中職設置「創客實驗室」。大學部分,則是南、北先各有一所大學設創業自造基地。吳部長說,過去台灣是集體製造,未來則要「個別實踐」創業,如果真能做到,將不只是教育的進展,也是台灣產業的翻轉。因應少子化時代來臨,高教必須轉型,培育人才方式也要跟著轉骨。「Maker(創客、自造者)」強調自製、創意,從歐美掀起風潮,這一股創客風也在台灣引起年輕世代投入數位製造,與技職教育的實作及務實致用相同。
教育部宣布技職教育向下扎根五年計畫,將從一百零五年起,逐年編列經費,二十二縣市平均至少有一所高中建置「創客實驗室」,國中設「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吳部長說,要打破「成績好讀高中,成績不好讀高職」的迷思,國中端的職業試探很重要。因此,教育部決定在國中設置「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提供國中、國小學生職業試探,設計適合國中小學生的體驗課程,在學期中及寒暑假舉辦職業試探活動或營隊。
第三是,偏鄉小學因學生數少將廢校,村民齊聲反對。居民發出「留給社區一所學校吧,別讓子孫離鄉背井去求學」的呼聲。校園司令台貼著「地方反對廢校,拒絕併校」、「在地生長,在地就讀」。家長代表說,村民務農維生,一早出門,小孩都由阿公與阿嬤帶去上學,如果廢校到他校就學,要走5公里路,很不方便。面臨廢校的老師表示,縣府動輒推給小校沒有同儕學習與沒競爭力等,其實小校老師都很用心教學,學生升學表現出色!
第四個是,有位作家描述偏鄉教學,他走進偏鄉演講。從中部出發,直講到南部的屏東、台南,東部的台東花蓮,途中看到許多動人的風景:譬如南部某國小,學生可以爬樹、種菜、坐到樹蔭下舒適的桌椅上聊天,而圍牆的磁磚上呈現的是學生的畫作。約莫午後一點,從操場這頭望過去,有三位小朋友正悠閒地在遠遠的另一角盪鞦韆。陽光燦燦,樹蔭下鞦韆翩躚,好不令人動容!
他指出學生的家境雖然差些,但從小跟自然親近,踩踏在土地上種胡麻,跟農夫討教如何行銷生產物,收成時,在校園裡和校長、老師、家長一起慶功吃火鍋,從另個角度看來,也真是很幸福。
城鄉差距越來越嚴重,問題出在國民教育沒有正確的方向和目標,青年守則說「學問為濟世之本」,各種學問都很重要,重要的是從國民小學開始,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之寬廣與遼闊,生活學要基本知識與技能,因此養成學習態度與追尋未來的企圖心,是起始教育重要的使命,要讓孩子知道世界浩瀚,從小就要建立織夢與築夢的能力,要加速改善競爭力,就必須創造一個教育環境,幫助孩子具備踏出舒適圈的能力,教育才會有效果,而且教師本身必須具備這種教學能力,政府應思考如何從小培養這種能力,劍及履及的從基礎教育開始,才能解決城鄉差距日益嚴重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