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2013.12.11
 
 
 

寒風中的獨行者

  台灣的天氣是多變的,雖然是十二月天,前天陽光普照,風和日麗,今天則陰雨綿綿,寒流報到,整個天氣變動不已,令人難以捉摸。雖說天氣變化,還是要舒展筋骨,晚餐後的例行運動,推開門,走向門外。

  街道上一波波人潮,三兩成群,輕裘保暖,全套禦寒裝備,步履輕快,談笑自若 ,無視於寒風輕拂,從來往人潮中,感受到的是台北的富庶,人民的幸福,來往行旅,洋溢著自信與歡愉,將此情景與友人分享,友人說:你不要忘了,那是台北大安區,是敦化南路,敦化仁愛區是台北首善之區,台灣的經濟有大半出於此地,要看台灣的進步到那裏看就對了。

  正遐思此情景,眼簾中映入了一個身影,獨自坐於路邊的花台邊,將頭埋入衣襟裡,旁邊留有兩個小塑膠袋,好一個孤獨者,在寒流來襲時,獨自一人,不知為何獨坐於此?擦身而過,想著何以一人瑟縮於寒風中,在這繁榮繁華的街道旁,和來往人潮多不相襯,他會坐多久?將往哪裡去?一樣是人差別怎那麼大?不知怎麼?此時讓我想起了安徒生童話故事中賣火柴的女孩:

  那是一個除夕夜晚,在丹麥哥本哈根的街道上,有一位小姑娘在街上兜售著火柴,可是一整天也沒賣出一根火柴,沒賺到一分錢。她不敢回家,因為害怕繼父的打罵。街上的人忙著準備過新年,都假裝沒看見小姑娘。小姑娘離家時穿著母親的大拖鞋,但在她閃避兩輛疾馳的馬車時卻丟失了,於是她只能赤著腳在街上走著,雙腳因冰冷而發紫。

  時間越來越晚,小姑娘的火柴還是賣不出去。她雙手快要凍僵,所以她決定用火柴來取暖,當她點燃第一根火柴,看見了暖爐,接著她點了第二根,她看見了燒鵝大餐,緊接著點燃第三根,看見了有著華麗裝飾的聖誕樹,雖然只有短暫的瞬間,但是她看見了許多他想要但卻未曾擁有的事物。她看到有顆流星墜落。她想起唯一疼愛她的人,就是她死去的奶奶對她說過,流星墜落時就有靈魂飛到上帝那裏。此時,小姑娘心想如果能看見奶奶就好了。

  當她點燃下一根火柴時,她見到了她最希望看見的奶奶。為了不讓奶奶消失,小姑娘焦急地把所有的火柴都點燃了,只見奶奶對著小姑娘微笑,伸出溫暖的雙臂,抱著小姑娘,帶著她一起飛往充滿亮光和歡樂的天上,再無凍餓困苦,因為她們與上帝同在。

 

  在台灣,社會經濟的兩極發展,很多孩子無法體會人間的悲苦,像賣火柴的女孩的故事,孩子很難想像世界上有這麼悲慘的事情,這麼多值得關懷的人,我們在教育過程,應該讓孩子知道,社會各個角落,存在許多賣火柴的小孩,需要社會的關懷;在政府施政過程,更應從社會各個角落出發,不能一直從台北看台灣,那誤差值太大了。同理,任何行政的施為,都應該從各個向度深入了解,才能夠以宏觀的觸角深入每個層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