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試試看 做做看
我們常說:做就對了。這存在的一個哲學是:個體已有成熟的思考。如果每個人都先做了再說,如此必然有很多荒腔走板的事發生。日前政府清查農舍議題,發現許多農地非農用,農舍變別墅,這些都是無視於法令,且掌握某些權利或有管道的人才可能的作為,其基本概念就是:做了再說,反正先作先贏,這是一個權力的謬誤。
在教學上,也常常鼓勵孩子勇於嘗試,Just do it! 就做吧!從正向來看,這是積極的作為;但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有時一時的衝動,犯下的錯誤是收不回來的,真正做了又是於法不合於理不妥,復水已無法收回時,到底該如何處置,成為教育上的困境。對於未成年的孩子,假如一味地鼓勵Just do it!在衝動下做出的行為是無法挽回的,只能事後求彌補。
因此,做之前指導孩子先思考,那一二秒鐘的緩衝,有時候就可以阻擋一件不成熟或錯誤的行為,是教育上一個嚴肅的議題,而學習思考與沉穩應該從小開始,因此在幼兒或小學階段是形塑思考的黃金時期,值得起始教育重視。
孩子最喜歡聽故事,從故事擬人化的情節絲絲入扣,讓孩子進入故事情境,將自己比擬為故事中的主角,就能進一步的思考,一個簡單動人的故事可以讓孩子真正體會其情境。「聰明的烏鴉」這故事,耳熟能詳,今日從新閱讀感受深刻,在升旗時和孩子分享,孩子也興味盎然,如果每周都有一個故事,孩子喜歡也達到潛移默化,真所謂寓教於樂,也達到教育與學習的功能。
聰明的烏鴉,其內容大致如下:有一天有一隻非常口渴的烏鴉在找水喝。他飛到花園裡看到了一個水瓶,但是水瓶裡只有一點點水,烏鴉想要喝瓶內的水,但是他的嘴太短了喝不到水,他試了又試,正要放棄時,他想到了一個點子。他啣起一顆小石子丟進水瓶,然後再丟一顆進去。他一再地把小石子丟進水瓶裡,直到水位升到他可以喝的高度,烏鴉終於喝到了水。
這是一個家戶喻曉的寓言故事,告訴孩子們遇到事情要如何解決,思考與嘗試,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鼓勵孩子們試試看的思考與勇氣。在校園裡常常聽到:這問題好難哦,我一定不會;或是這首曲子好難哦,我絕不可能彈好這首曲子,這時候鼓勵孩子嘗試再嘗試,事情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Just Try It!是教師在教學時正向鼓舞的力量,期待孩子都能做到,Just Try
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