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克服恐懼 繼續向前


2011.11.11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2011.11.10三長會議參觀康橋中學







  相信他人,使他人因此產生自信心,是領導上的一小步,卻是影響深遠的一大步。信賴是工作動力的泉源,在工作當中,相信自己有能力,會做得很好,久而久之,必能激發出能量,挑戰困難的工作,完成預定的目標。

  人們遇到新事物通常都會害怕,也會因害怕而裹足不前,克服恐懼,可以繼續向前,因此,領導的責任就是幫助部屬克服恐懼。常常和朋友在談話中觸及改變的議題,例如組織職務輪調,原本是訓練成員能力很好的方案,讓年輕人在各部門輪調,可以讓成員學新的東西,得到許多相關的訓練,解決真正的問題;但是,事情的現況是,大多數的人對於變革心懷恐懼,雖然觀察人們如何抗拒新觀念和新做法,是很有趣的事,但是變革最主要的目的是讓組織不斷進步,「做就對了」「just do it.」是組織向前的動力,即知即行是在改變中持續前進,才能掌握時代脈絡,在滾滾的洪流中,不至於被時代所湮滅。

  回台參加三長會議,聆聽教育部長官專題報告,知道教育政策的新走向,尤其是十二年國教政策規劃,事關全國各地區孩子升學走向,家長和孩子都很關心,免試是現階段政策走向,但在免試的同時,又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特色招生,無怪乎家長和學生恐慌,一次走太大步,難免顛坡。私底下,我曾思索,何以不分年分階段實施,在十二年國教框架下,高中免學費,但是逐步到位,第一年還是以基測分發,而後逐年達到免試的目標,例如:第一年百分之百以考試分發,第二年以後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名額免試,逐年遞增,至第六年達全面免試目標,如此循序漸進,可以降低家長與學生的疑慮和恐慌,漸進接受十二年國教政策。

  看到媒體對教育政策的抨擊,似是而非,有著很大的模糊空間,對錯很難立刻判斷,而且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其實,在不同教育階段有著不同的要求,以師生戀為例,在國民中小學階段,學生身心未臻成熟,是該明文禁止的,教育部提出呼籲,是該獲得支持的。此時,即使大多數人都認為你錯了,仍然必須對自己明瞭的事有信心;只要全心全意專注於手上的工作,把自身能力儘量發揮出來;除非自己放棄,否則沒有人能夠打倒你,有時值得去追求較為困難的挑戰,組織團隊,來達成困難的任務。團隊成員每個人都貢獻各自的經驗和觀點,集思廣益,就能得出較好的結果。有時候共識很難形成,但是為了共同的目標,團隊合作,同心協力,體會到多元的力量和目標的一致,就會起很大的作用。

  看到政策走向被大肆批評,究其原因是和社會脫節,坐在辦公室裡是無法覺知社會的觀感,而且不同階層的思考模式也是南轅北轍,如果想知道實際狀況,就必須走出去,離辦公室越遠,越能發現實情。我想這些都應該做為辦學的參考,走動管理,多接近學生、家長、教師,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想法,貼近學生,才能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導致正確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